第535章(1 / 2)
看看。
这就是道家的高人。
比爱教育人和擅长道德绑架的大儒以及满口慈悲的高僧让人舒服多了。
“行吧,那咱们暂时别过。”
李中孚从空间背包里拿出一把手枪和五个弹夹,又取了一些卡片交给张角:“这些你留着防身吧,这边还挺危险的。”
“多谢李大夫,后会有期。”
收起东西,张角朝着李中孚挥了挥手,随便挑了个方向先一步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李中孚微微一笑:“系统。”
【宿主有什么事吗?】
“给大贤良师的手机也连上网吧。”
【好的。】
“我希望他想回去时,也能随时遇见一扇穿越门。”
【这事儿也不难,我会留意。】
“多谢了。”
重新背起空间背包,李中孚迈步朝着东南方而去。
李狗蛋说过,三山宗就在大河村东南方的青山县县城之外。
仅用了半日功夫,李中孚便来到了青山县县城西北城门外。
尽管三山宗所处的玉龙山其实是在东南城门外十里,但李中孚这会儿已经能看见它了。
事实是,李中孚早就能看见它了。
它是那样的高。
哪怕离得老远,也看不见它的山顶。
玉龙山的半山腰就已经被浮云遮挡了。
李中孚拿自己曾经攀登过的玉龙雪山、西山、天门山、衡山等名山大川与它相比,发现根本小巫见大巫。
“厉害呀,不愧是修仙为主的求生世界。”
李中孚并不急着去登山查询信息。
交了两枚铜钱后,李中孚被放行进了青山县县城。
这一带主要用的铜钱很像华夏春秋战国时的刀币。
李中孚怀疑曾经这里的人也曾用过青铜刀具,并认为其很有价值,可以当做寄托货币的载体,故而保留了这一形制。
李狗蛋数日前曾回家拿了一袋铜钱付医药费。
李中孚收到后,让朱元璋紧急调人仿造了一批。
交给城门衙役的两枚铜钱,便是仿造币。
这里也有贵金属,但并不是金银。
而是紫铜和百炼铜。
李中孚问过李狗蛋为什么这两种铜更贵。
李狗蛋说不出个所以然。
李中孚猜测可能是跟仙人有关。
或许紫铜和百炼铜在仙人那里也有价值,可以用于冶炼甚至是炼器,这才成了贵金属。
很久之前,李中孚就开始留长发。
如今他的头发都齐腰了。
他又刻意穿的是古装,所以哪怕进了青山县县城,也没有显得违和。
只不过金子到了哪儿都会发光。
他这将近一米九的身高和俊朗不凡的长相,往那儿一杵便十分夺目。
一路走过,他享受到了无数人的注目礼以及部分男人的嘴角微动。
路过一家妓院时,他正从人家大门口走过,二楼窗户处忽然飘下来一块带着香气的红色手帕。
李中孚抬手接过,只见上面绣着四幅相当露骨的一男一女的简体画。
“底下的小郎君,上来玩儿啊,不要你钱。”扔手帕的小姐姐娇笑道。
另一个同样身怀技术的小姐姐似乎和这位不太对付:“别听她的,公子,她在我们这儿是出了名的小气,你还是来找我吧,我倒找你钱。”
李中孚:……
那不是拿我当鸭子?
虽然这貌似其实是一种荣幸,值得大吹特吹,可我……。
算了吧。
虽然花柳什么的在我这儿很容易治,可心里那道关卡可不好过。
作为修炼中人,为了一时爽快,给将来留下魔障可就不好了。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您二位凑一对算了。”李中孚取出一锭紫铜,包在手帕里扔了上去:“呐,我请客。”
说罢,李中孚快步离开。
两个小姐姐:……
╭(╯^╰)╮
捡起地板上的紫铜锭和手帕,扔手帕的小姐姐朝着另一个小姐姐瞪了一眼:“尽坏我好事。”
“咯咯,人家明显看不上你,你呀,还是听他的,来服侍我吧,人家都出钱了。”
“小浪蹄子,你给我等着。”
“来呀,谁怕谁。”
……
李中孚继续往前走。
路过一家小摊儿时,李中孚闻到了很好闻的香味。
这是一种面香中夹杂着少许猪油香味的复合香味。
有点像煎饼果子。
又有点像锅盔和剁馍。
李中孚停步看去。
果然是锅盔。
但和印象中的长得有点像姨妈巾的锅盔不同,这种锅盔是圆的。
而且它不是从圆柱体铁桶里炕出来的。
而是从一个圆滚滚的炉子里炕出来的。
这个炉子放在一张长桌上。
贴锅盔的人则坐在炉子口。
这无疑省去了弯腰、低头等比较劳累的步骤。
只这一下,李中孚便感觉到了和华夏百姓相同的创造性和创造思维。
大佬随手创造的一个求生游戏世界,竟然就这么高端,真是佩服啊!
“这个饼叫做什么?”李中孚上前问道。
小摊老板一边往炉子内壁上贴锅盔,一边答道:“这个叫猪油饼子,也叫猪油锅盔,也有人管它叫炕的粑。”
“哦哦,是什么馅儿的?”
“荠菜猪肉馅儿,另外加了葱花和蒜汁调味。”
光是听这个,李中孚就感觉嘴里开始分泌口水了。
“给我来两个,要刚出炉的。”
“好嘞。”
老板快速撬了两个,用油纸包着递给李中孚。
李中孚接过便咬了一口。
‘咔咔。’
又香又酥。
味道复杂绵长。
好吃极了!
“多少钱?”李中孚问道。
“便宜的很,三个铜钱。”
李中孚点点头,数了三个刀币给老板,拿着锅盔一边吃一边继续往前走。
一路走过,李中孚一直在偷听周边的人的谈话。
他发现这些人经常会提到三山宗。
这类话题有差不多三个小类。
第一类是向往仙长们的生活,期盼着自己能像话本主角那样被某位仙长看中,带回宗门培养,从此脱离凡俗,成仙得道,长生不老。
第二类是关于三山宗那些杂役的。
三山宗的杂役虽然一做就是十年,但并不是十年都只能待在山上。
他们偶尔也会下山采购一些仙长们需要的东西。
因他们每次采购的东西都很多,出手也大方,所以生意人们很盼着他们。
第三类则是八卦由仙长们衍生出来的故事。
如果用书名来总结的话,就是:
《炼丹大师丹青子和小山村王寡妇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灵泉洞内偶尔一闪而逝的身影究竟是谁》
《开局被仙长教着读书认字,我发誓科举中状元》
等等等等。
“哈哈,这些人怪有趣的。”
“但凡给他们一部手机,肯定分分钟成为冲浪达人,四下吃瓜,到处评论。”
李中孚:o(* ̄︶ ̄
天快黑时,李中孚找了家客栈住下。
转天一早,他让小二打了热水上来。
洗了个澡,李中孚换了身长衫,继续街上逛。
这一次,他可就不是漫无目的逛了。
凡是看见医馆或药铺,他都会凑进去过去,或是看着大夫给病人治疗,或是和老大夫们闲聊,切磋医术见解。
几天下来,李中孚跟青山县县城不少同行都混熟了。
对于青山县县城医学界的状况,他也有了大概了解。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这里的同行们给他的一个最主要的印象是粗枝大叶。
在看病治人方面,他们的研究并没有那么精,很多时候开药都很大开大合。
如果把他们比作一艘船,仿佛他们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似得,相当肆无忌惮。
这主要是因为这里环境好,药材效果也很好,就算配伍上没那么高明,照样能治病。
以治疗风寒感冒的天下第一方桂枝汤来说,《伤寒》里的配伍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红枣。
因为桂枝汤主治有汗但恶风的风寒犯肺之证,而桂枝、芍药可以让人的静脉、动脉活动起来,加快心脏搏动速度,让人出汗把侵入体表肌肉里的风给驱逐出去。
这就相当于把簸箕抖起来了。
簸箕里的沙子、石子等自然也会被抖起来。
这个时候,就算桂枝和芍药剂量不大,人也有些受不了心脏的快速搏动。
那就得加炙甘草去让它和缓一些。
甘草本来就是甜的,用蜂蜜炙过,可想而知能让心脏舒服很多。
由此,后来也衍生出了另一个治疗心脏的特效经方——炙甘草汤。
抖起来的石子、沙子被簸出去后,那剩在簸箕里的自然就是原本和沙子、石子混杂在一起的豆子、谷子。
这些豆子、谷子就是对人有用的气血津液。
但不可避免的也会有豆子、谷子被一起簸出去,这就需要补充。
红枣、生姜便是补充脾胃以及大肠津液的顶好药材。
肠胃有了津液,相当于汽车零部件加了润滑油,可以活动开了,那理所当然也就需要汽油,汽车才能跑动起来。
汽油是什么呢?
就是人体需要消耗的食物、水和空气。
所以人感冒一好,往往会肚子饿,想喝水,可以敞开鼻子呼吸。
青山县这边的大夫治疗风寒犯肺则不同。
他们直接省掉了红枣和生姜这两步。
换句话说,他们只管把感冒病毒排出去,却不管有没有正常气血、津液被一起排出去。
那理所当然的,就算感冒治好了,人也还是会轻微难受一两天。
只不过他们这里的甘草效果太好,蜂蜜也甘甜无比,药效惊人,导致炙甘草相当强效,所以就连难受也被抚平了不少,很多病人完全承受得了,甚至迟钝到根本感受不到。
不过李中孚也发现部分大夫其实发现了这一问题。
所以他们会叮嘱病人服用药物后半个时辰开始,要尽量多喝水。
虽说光靠水来补充气血津液有点事倍功半,但好歹也是个法子。
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
几碗水下去,倒也活蹦乱跳。
除了在治病方式上粗枝大叶,李中孚还发现这里的医生都有一处过人之处。
那就是对经络、穴道的掌握非常精准。
李中孚猜测这应该是跟这个世界有很多修行者有关。
修行者们能够打坐内观,像站在高楼上俯视街道一样看清各个经络、经别、穴道,轻易便能画出各种图样。
大夫们根据这些图样施针、按摩、艾灸、调理,自然是手到擒来。
随着之后几天的交流,李中孚更发现了此世界医学界一个匪夷所思、让人想笑的特点。
一些大夫居然有门路搞到灵药!
他们把灵药当做药材往方子里放,那叫一个效如桴鼓。
更有甚者直接能通过门路买到丹药,分分钟治好病人。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哪怕是身为炼丹师的李中孚本人在仁爱医馆面对病人时,都没有这么便利!
九品丹药中,李中孚会炼制的也就那么几种,根本没法对症下丹!
这越发坚定了他探索这个世界、精进修为和炼丹术的决心。
在此之前,他觉得自己应该先进修一下针灸之术。
为此,他花大价钱从一个交好的老大夫这里买到了一本家传针灸秘法的手抄副本。
并在老大夫的药铺里应聘了一个为期三月的学徒职位。
虽然医术境界已经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本身还拥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仁爱医馆,但李中孚一点都不介意给人当学徒。
三个月下来,他可以说是任劳任怨,相当殷勤。
而且他总是主动学习,一点就透,有眼力见,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闭嘴,老大夫可喜欢他了。
为此,老大夫甚至暗示过想把女儿嫁给他,让他继承自家医馆。
李中孚:┓(´∀`)┏
你说是老大夫,其实也就四十多岁,比我大不了一点。
要是我结婚生娃早,孙女都有你女儿那么大了。
成亲就算了。
某个雾气升腾的清晨,李中孚收拾好行囊,默默离开待了三个月的医馆。
打从这天起,他给了自己一个身份定位——游方郎中。
并为此做了配套的打扮。
一身长衫。
腰间挂一个葫芦。
背后挂一个斗笠。
右肩背一个药箱。
左手拿一杆旗子。
上书‘但愿世上人无病’七个大字。
出了青山县县城,李中孚一路往玉龙山而去。
青龙山虽是三山宗圣山,但只有云彩之上的上半截凡人免进,中下层仍旧属于凡间。
山脚下环绕着许多个村子。
村子里的百姓们在山上种田种地,打猎采摘,充分阐述了什么叫做靠山吃山。
这些村子的村民们也是最有可能接触到三山宗仙人的凡人。
曾经的那位首辅,便是出身于其中一个小村子。
相应的,这些村子里的百姓更容易进入三山宗当杂役。
据传哪怕是最近这几年,偶尔也会有三山宗的弟子下山路过这些村子,或是拜访这些村子里的某位儿时的亲朋好友。
事实是,灵根的传播途径只比艾滋病差一项。
修仙者的孩子,是很容易拥有灵根的。
而修仙者的血缘亲人,很多也拥有灵根。
这些村子因为靠近三山宗的关系,早期时被收徒的几率更大,后期一夜情的几率也更大。
不少人很羡慕这些村子的人,甚至有人专门等在半山腰,希望能碰碰运气,巴结上仙人。
这直接导致这些村子的人光是靠出租房子或是开客栈、开饭店,就足够养活自己和家人。
加之他们中许多人家里都去三山宗当过杂役,攒了不少钱,一代代买房买地下来,整个青山县将近有四分之一田地和商铺都属于这些村子的人。
就连县衙主簿、衙役等公职也都由他们掌控着,知州、知县都得给他们面子。
“先在玉龙山山脚下的村子落脚吧,打探下情报再说。”李中孚暗道。
找了个客栈住下,李中孚跟客栈掌柜借了套桌椅,就在客栈门口摆摊看病,打造人设。
他虽然快四十岁了,因为修炼有成,看起来跟二十多岁似得。
在中医这个看年数的行当,他顶着这样一张脸,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自然是颇受冷落。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好在有那闲得发慌的人想跟他逗闷子,故意让他给看病。
没想到他真有几把刷子,看了几眼便把对方的症状说了个一清二楚,并从葫芦里倒出药丸,当场把对方给治好了。
这人大惊失色,知道自己差点冲撞高人,连忙付钱并赔礼道歉。
要不是他是本地人,大家都以为他是托儿了。
经此一人,其余人也都纷纷来找李中孚看病。
但实际上这些人里没几个真的有病的。
毕竟他们大多都是有钱人,有点头疼脑热就会找大夫看,甚至有可能获得三山宗的丹药,想病都难。
李中孚甚至怀疑他们中可能有三山宗某些弟子的白手套,专门负责帮那些人弄钱。
不然很难解释县城不少医馆都能买到丹药、灵药来治疗病患。
李中孚不动声色的为他们诊断着,然后有病的治病,没病的补肾,一天下来挣得铜钱都快装满他用来遮风挡雨的斗笠了。
相熟的病人在等候看病时,难免谈论一些事情。
李中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轻易便将他们的言语听进了耳朵,记在了心里。
夜晚时,李中孚泡了壶茶,坐在窗边自斟自饮。
“果然不出我所料,白天来看病的人中有三山宗某位仙长的老表的孙子,也有某位执事的情人的兄长,亦或是某某杂役的父母。”
“他们联合那些人偷卖灵药,倒卖丹药,俨然都形成产业链了。”
“可见看起来很美好的三山宗已经是千疮百孔,当初的好政策都逐渐因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变了味。”
“这些……并不关我的事,我也管不了这么宽。”
“可是整个三山宗最强的掌门也才筑基期,这就有点让人无语了。”
“按照一般小说的套路,筑基最多比炼气高一个境界,属于是新手村级别的高手吧?”
“他能让我如愿以偿吗?”
深思一阵后,李中孚心中逐渐有了主意。
当即不再做他想,脱掉衣服,上床睡觉。
转天,李中孚继续摆摊儿。
一夜过去,他的名声在附近可传开了。
因此今天来的人更多了。
他才露面,众人立刻围了上来。
“您就是李大夫吧?听说您开的方子配伍合理,阴阳兼顾,鄙人特来求诊。”
“李大夫,您昨天给老李开的药丸是什么啊?给我也来一瓶,我也想和他一样威武雄壮。”
“李大夫吃早饭了吗?我特意给您带了我家婆娘做的牛肉馅饼,您尝尝?”
“李大夫,我这里有一颗三山中仙长赐予的大定风丹,欲以它为月钱,请李大夫入我家专职照看一家老小身体健康,不知意下如何?”
李中孚乐了。
有日子没这么跟病患和谐相处了。
瞧瞧,除了夸奖、讨药的,甚至有给我带吃的的。
这位更绝,想让我给他当私人医生。
酬金居然是丹药!
“诸位,我只是云游至此,不打算多待,诸位还是抓紧时间让我检查吧,明日兴许我就不在这儿了,还请诸位体谅。”
抱拳说罢,李中孚安然坐下,开始给第一个病人看病。
“喉中有痰,堵塞气窍,兼之虚阳上浮,我给你开一剂地黄饮子吧,回去之后早晚煎服一次,也就好了。”
一边说,李中孚一边提起毛笔‘唰唰唰’写下了方子。
得益于十年来笔耕不辍的练习,李中孚的毛笔字那是相当漂亮。
虽然他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无论是草书还是楷书,无论是飞白体还是印刷体,亦或者瘦金体,他都写的像模像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写药方时,他为了不让卖药的人认错字,用的是非常标准的明清科举专用字体‘馆阁体楷书’,一行一字都一目了然。
接过他递来的药方,颇有些文化的第一位病人不禁感叹:“李大夫的这手字写的可真漂亮,就算你只是靠卖字为生,一年下来肯定也不少挣钱。”
李中孚:o(* ̄︶ ̄
……
黄昏时分。
天上忽然下起了细雨。
李中孚恰好赶在下雨前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
戴上斗笠,李中孚不急不缓的收了摊,回到客栈。
刚进入,便瞧见那个想让他当私人医生的人正坐在一楼大厅百无聊赖的喝着茶。
见他进来,鲍赢起身抱了抱拳:“李大夫,你可算忙完了。”
李中孚问道:“你不会是一直在等我吧?”
“确实如此。”
“就为了让我当你们家的私人大夫?”
“是。”
“我很不理解啊,听说你们鲍家去年出了一个三灵根的天才,三山宗一位长老亲自把他收做了真传弟子。
按理说就算你家家主想每个月都吃上一颗丹药也不是什么难事,你们真的会需要我这样一个凡间大夫为你们效力吗?”
“哦?李大夫知道我是鲍家的人?”
“嗯,有人低声议论你们,对你们很是羡慕,我无意中听到的。”
鲍赢哈哈一笑:“李大夫对我们鲍家既然已经有所了解,我就不多做介绍了,我先来解答你的疑惑吧。”
“请说。”
“虽然鲍家出了一名长老的真传弟子,另有两位族人在山上当杂役,衣食住行不缺,金银财宝不少,就连丹药也收藏了一些。
可鲍家已有的那些大夫的医术比你差了不少,虽然他们也能看出病症,然后给出丹药服用建议,可说出去到底不够长脸。”
李中孚听懂了。
这是拿它们当土猫土狗,拿我当名牌宠物了啊。
暴发户就是暴发户,真是没有一点审美和格调。
而且你真的很不会说话呢。
是因为完全不在意我们这些凡人的感觉?
可你自己不也是凡人吗?
就算要自豪,也该你们家那位真传弟子自豪吧?
“这件事也不是不能答应。”李中孚心中鄙夷,面上却做出意动的神色。
“哦?李大夫有何要求?但说无妨,鲍家一定答应。”鲍赢自傲道。
李中孚图穷匕见:“我一直久仰三山宗,不知可否带我进入一观?”
“这嘛……。”
“放心,我不会冲撞那些仙长,只想随便看看,你给我找一身杂役服,省得打眼,看完我马上下山。”
鲍赢思索了一番,终究答应了下来:“如此的话,倒也不是不能答应。”
李中孚心里直为三山宗的仙长们默哀。
一个凡人都能做主是否带人进入参观。
你们三山宗真的是烂到了根儿上啊!
“不知可否先跟我讲讲三山宗的基本情况,我好有个心理准备。”李中孚道。
“这个简单,没有比我们鲍家更了解三山门的了。我先跟你讲讲三山宗的掌门吧,他可是筑基高手……。”
好一番介绍后,鲍赢意犹未尽的住了口,提出告辞。
李中孚已经得知了想要知道的东西,也不留他,点头道:“那你回去早些休息吧,有消息了随时通知我,我这几天会一直待在这家客栈。”
“嗯,李大夫,那就这么说定了,我这就回去回报家主。”
“有劳。”
送走鲍赢,李中孚回了房间。
这时他才咕哝道:“传言居然没错。”
“三山宗宗门仅仅是筑基期修士。”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而且三山宗并没有太上长老之类的隐藏高手。”
“也不知道我这一趟会不会白跑。”
……
两日后,鲍赢那边联络好了。
转天,鲍赢一大早就过来找李中孚了,并亲自把他送到了玉龙山半山腰。
“你顺着这条小路往前走,有人在前面接应你。记住,可以看,不要问,不要说,更不要乱拿东西。”鲍赢小声叮嘱道。
李中孚点点头,顺着小路往上爬了十来分钟。
第三分钟时,李中孚就已经进入了雾气笼罩区。
这一现象对他来说司空见惯。
太白山上早就是如此了。
因为离得够近,雾气甚至没法阻隔他的视线。
他左瞧瞧,右瞄瞄,想找到一些自己没见过的动植物,好看看是否是妖兽、灵药。
结果一点发现也没。
都是些平平无奇的动植物。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一个大石头。
绕过大石头后,李中孚见到了一个等在那里的身穿灰色长衫的年轻人。
年轻人瞥了他一眼,神色有些倨傲:“换上衣服,然后跟我来吧。”
李中孚看了眼放在一旁的灰色长衫,猜到这人就是鲍家的杂役之一。
李中孚:
拽什么拽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三山宗掌门呢。
但凡我不是妙手仁心李中孚,就你这态度,就已经有取死之道了。
李中孚无意跟这个坐井观天的杂役计较什么,默默跟在他后面。
这名杂役明显不懂阵法,但记得出入的诀窍,每一个转弯,每一个踏步都蕴含着某种规律。
同样不通阵法的李中孚暗暗观察、牢记,没一会儿就搞明白了进出之法。
经过一阵兜兜转转,前方豁然开朗。
呈现在李中孚眼前的是一座座灵气浓郁的山峰。
山峰之上绿意盎然,点缀着几栋木屋或竹楼。
最高峰之上,飘着一个空岛。
空岛放射着道道金光,宛如一个太阳。
好一幅仙家气象。
“我没时间陪你逛,你自己看着办吧,别冲撞了什么人,否则我保不了你。”鲍瑞说罢,转身离开。
李中孚巴不得他赶紧离开,随便找了个方向闲逛起来。
果然,三山宗的仙长们都在清修,无事时根本不会出来闲逛。
一路逛了好几个山头,李中孚一个修行者都没碰到。
干活的杂役倒是碰到了一些。
他没有刻意避着他们,反而主动跟他们打照面。
对于他这个生面孔,他们一点都没有反应,更不曾查问。
这只能说明两个可能。
要么是鲍瑞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
要么就是他们自己也没少往山上带人参观。
搞不好参观三山宗都成了当地的一个保留节目。
没人打搅,李中孚乐得清净,继续四处闲逛。
于是乎,他逐步发现了一些灵药。
他甚至找到了一株流萤金银果树。
可惜这些灵药一看就是有数的,不像普通植物那样泛滥。
不然李中孚高低也要弄点种子回去种着试试。
大致逛了一整圈,李中孚装模作样的拿了把笤帚,装作扫地的样子,开始靠近那些仙长们居住的屋子,试图偷听他们讲话。
起初他啥都没听到。
除了深远的呼吸声。
午饭时分到来后,才陆续有仙长开始简短的交流。
“走吧,先去吃点东西。”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用吃饭啊。”
“那可难了,就算是到了筑基期,可以三五天不吃饭,可三五天后还是得进食一些松针、茶叶之类的东西,不然身体受不了,须知只修性,不修命,此乃修行第一病。”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师兄教诲的是。吃完饭后,师兄要去龙头峰的藏经楼看书吗?”
“今天就不去了,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整日看书学习也非正道,我最近正在思考一个问题,等想通后再学不迟。”
“……。”
一直到偷听讲话的几人都离开,李中孚这才也默默退走了,继续偷听其他人讲话。
黄昏时分一晃便到。
结合一整天偷听到的信息,李中孚确立了下一步计划——去龙头峰藏经阁偷看藏书。
然后……下山,该干嘛干嘛。
实在是三山宗过于普通了些,探索价值不大。
唯有那些可能记录着一些见闻、传说、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的书籍还值得一观。
这一结论,并不是李中孚傲慢之下做出的。
而是在他偷听了三山宗掌门和他妻儿的一场关于尽快去万里长城向叶凌云献媚的家庭会议后的最终认知。
毕竟掌门都如此没有格调,且发现不了被人偷听,没有实力,整个三山宗又能有价值到哪儿去呢?
转天,趁着三山宗掌门出发去万里长城,李中孚堂而皇之的利用隐身符进入了藏经楼。
经过五天不间断的翻阅,李中孚把藏经楼的书全都看完了。
针对藏经楼的藏书,他默默给出了一个乏善可陈的评价。
一如三山宗一般,藏经楼内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更没有隐藏着什么需要特别细心或强大悟性才能发现的秘籍之类的东西。
在李中孚看来,三山宗的藏经楼一共只有五类书有一定价值。
第一类,修炼基础科普类。
通过这类书,李中孚知道了这个世界有多种修炼方式,包括炼气、修道、术法、武功、修魔等等。
因大家的境界划分各不相同,而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大家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讲境界,只看表现战力。
说白了,甭管你境界多高,打不赢就是打不赢。
用俗语来说就是,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所以往往人们会兼修秘术,再弄一两件法宝傍身。
对于战力,人们的划分通常是九个等级,即一重到九重。
九重最高,一重最低。
为了便于衡量,一些地方甚至会通过比斗等方式确定战力标准。
也就是俗称的战力守门员。
三山宗掌门便是这一带的三重战力守门员。
但凡能打过他或是和他打个平手的,都是三重战力。
能让他费劲打败的,就是二重顶尖战力。
第二类,修炼生产资料科普类。
所谓生产资料,指的是灵药、矿石、丹药等,等同于米面粮油。
这类书列举了很多灵药、丹药的用处以及可能出现的地方、采摘方法、种植方法等。
这类生产资料也是分为一到九九个层级。
三山宗这边的书里记录最高层级的是一株五重灵药。
但记录的人也只是见过,而没有拥有过。
值得一提的是,流萤金银果位列四重,是难得一见的灵果。
第三类,修仙势力及山川地貌记录类。
第四类,丹方类。
三山宗藏经楼里的丹方一共只有七种,都是一重品级。
李中孚将它们和回阳救急丹、六味地黄丹划了等号。
换言之,李中孚早就是一名一品炼丹师了。
第五类,见闻类。
见闻类的书多是三山宗的前辈们的游记,又或者听到的一些传说。
里面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有的内容赶上小黄文了。
其中有一项记载,李中孚尤其感兴趣。
据该书描述,距离此地十分遥远的某片地界中,有部分人掌握了群体修仙之术。
只要被收拢到该群体里,就算没有灵根,也能修炼。
于是这类人纷纷建立国度或宗门,划分疆域,设立文武,安定黎民,目标旨在人人如龙。
于是乎,在既定疆域内,官阶越高,权重越大。
皇帝的一道圣旨甚至可以改变天地气象,让大山让路,让海啸平息,让动物化形,让植物成精。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除了七张一品丹方,李中孚在三山宗藏书楼中仅仅得到了一些修行界姑且算是众所周知的信息。
用李中孚看过的求生小说里的套路来说,三山宗藏经楼就好比求生游戏开始前的大致信息科普。
而他于这个求生游戏而言,就像是一个乱入的黑客病毒。
如果李中孚一无所有,他会因此产生些许愧疚感。
然而,他不是一无所有。
所以他给三山宗留下了一大批紫铜,就当是知识付费。
他前脚走,后脚就有弟子来藏经楼看书。
这名弟子一下子就发现了堆在一楼大厅里的紫铜,连忙上报。
几名长老闻讯而来,都感到匪夷所思。
遍问弟子,却始终没搞清是谁放的这些东西。
长老们不是傻子,当即意识到这是来了不知意图的外人。
而护宗大阵并未被触发,这只能说明是有内鬼带路。
长老们不是不知道三山宗近些年越来越乌烟瘴气,就像是一颗变质的蛋,外头看着好好的,里面实则已经臭不可闻。
之所以没有管,一是跗骨之蛆难去,其中甚至有他们的亲人徒弟。
二是积重难返,怕查得狠了会引起动荡。
可如今出了这档事,不想管也得管了。
毕竟这次如果人家是奔着杀人来的,没准三山宗如今已经尸横遍野。
凑在一起商量一番后,长老们决定下一剂狠药,只待掌门回归,即刻申请执行。
……
“如果他们因为藏经楼的紫铜而痛定思痛,整改宗门,那我可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玉龙山西面的一条小溪边,正在钓鱼的李中孚小声嘀咕。
【宿主你好像有点不务正业,别忘了,你是一个大夫,而且还是祖传的医术。】
李中孚往后一躺,直接睡在了折叠椅上。
“这话说的,难道非得整天坐诊看病才算是正务?”
“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寻机变强,获得永生,那我不是傻了吗?”
“只有活得更久,够自由,才能精进医术和炼丹术好伐。”
【你瞒不了我。】
【你分明对那些关于气运皇朝、万年仙朝、无上神国之类的记载很感兴趣。】
【不用你说我都能猜到,你之后一定会设法搞到相关秘法,然后拿回去传给始皇帝、朱元璋他们,这也跟医术和炼丹术息息相关吗?】
李中孚挑了挑眉:“嚯,你还真是了解我。”
“不错,我是有这个打算,并无比期待华夏各个朝代举国修炼,人人如龙。”
【这可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违初衷。】
“有违谁的初衷?”
【这……。】
是有违创造系统你的人的初衷吧?
可是他的初衷关我什么事?
我尚且不会被你掌控,何况是隔着一个你的他?
你要是那种发布任务、我不完成就会被抹杀的系统也就算了。
为了奖励和活命,我受点委屈也就是了。
可你不是。
那我自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而不是根据系统任务走流程,像个没有思想只有欲望的傀儡。
事实上,自从萧云的系统乱入,今天的局面就已经注定了。
这些话,李中孚只在心里想,却不打算跟系统说。
因为它是人为设定的系统程序。
在它的智能设定里显然没有这类选项。
用人来作比的话,这已经超出了它的认知,它自然会无所适从。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就不干涉了,我要提醒你的是……。】
“什么?”
【南北朝开始上人了,周平王到溥仪的漫长帝王脉络即将全线连通。】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李中孚咂摸了一下嘴:“我们一起替南北朝那些皇帝默哀吧,尤其是那几个神经病。”
【你不打算回去看看?】
“我对南北朝的帝王将相的到来属实无感。”
“况且不用回,我都能想到他们会遭遇什么。”
“以始皇帝为首的皇帝们群策群力,出人的出人,出钱的出钱,势要拯救那些无辜的百姓,打造全新的真正的盛世。”
“而李二有可能作为前线总统帅,继续过他的将军瘾。”
【嗯……你猜的真准。】
李中孚:O(∩_∩)O哈哈
……
‘李大磊’正式将麾下疆域命名为万里长城的告示终于还是传遍了全城。
与这一消息一起告示的还有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原先这片疆域的统治架构基本等同于元明清的行省制度。
不同的是,皇室也好,朝廷也好,地方官府也罢,都难免要跟各大仙门打交道,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能会勾结,可能会敌对,可能井水不犯河水的复杂关系。
‘李大磊’搞得这套就直接多了。
他直接下令让各大宗门去地方官府登记,不登记者一律不准收徒,否则便以违法处置。
登记过的,则要接受官府的徒弟调剂。
具体为根据拜师的人的灵根好坏决定其所能拜入的宗门范畴,再由拜师之人自行选择去哪个宗门。
他还给设置了配套的选拔机制,誓要不遗漏任何一个修仙之才。
如此一来,各大宗门要么坐等消亡,要么奋起反抗,要么选择合作。
而一旦选择合作,相当于把弟子选拔权让渡了一部分出去。
这对于靠着收徒延续的各大宗门来说,无异于脖子上被架了一把刀。
好处是朝廷的动员力到底比宗门强,肯定能选拔上很多人。
没准收个几届弟子,宗门便要起飞了。
李中孚在万里长城城门口看见告示时,当即明白了叶凌云的意图。
这张告示无疑是在释放一种信号,相当于发放宴席的请柬。
宗门们可以选择不参与,就好像吃了宴席就走的宾客。
也可以选择反抗。
那叶凌云想必会杀鸡儆猴。
若是选择合作,便会成为叶凌云的狗。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至此,艺术已成啊!”
微微一笑,事不关己的李中孚大步进城,没再多想此事。
万里长城不愧是方圆几百里最大的城市,里头热闹极了。
却也仅此而已,跟唐玄宗时期的长安和朱瞻基时期的顺天相差不大。
这里独有一点远超华夏各大时空的京城。
在这里,修仙者并不算罕见。
运气好的时候,抬头甚至能看见身藏修为的灵兽坐骑飞过。
如果钱够多的话,哪怕是凡人,也能进入丹药铺子买上一些丹药,过一把修仙者的瘾!
作为一个网络小说骨灰级读者,哪怕是玄幻、仙侠小说,李中孚也看了不少。
来自外地的主角初入某某闻名的修仙者城镇的剧情,他看过太多太多。
反倒是某某医生带着医馆穿越、医治古人从而改变历史的剧情比较稀少。
这大概是因为医学和数学一样,不会就是真的不会吧。
所以所谓的神医文里往往全是装逼打脸,而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医治。
因为那样真的很容易露馅。
如果连五脏六腑其实只有十个确切器官,而六腑之一的三焦更像是用来装水的杯子的空洞部分都能说错,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基于此原因,李中孚进入万里长城的当下,便小声笑着嘀咕:“瞧啊,我李某人有主角之资呢。”
“早晚有一天,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巴拉巴拉。”
说罢,李中孚捋了捋手中写着‘但愿世上人无病’的旗子,迈步朝着闹市而去。
花了半个月时间,李中孚逛遍了万里长城的大街小巷。
他曾在芙蓉街为偶遇的有技术的小姐姐诊病。
也曾在方家巷子口的大树底下和老头儿对弈。
著名景点‘锁龙井’边,留下过他的身影。
专卖丹药的‘神丹阁’中,他花钱买过许多丹药。
脚步挪动间,李中孚对万里长城有了足够的了解。
但对于这个世界,他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太适应。
就好像一滴墨水滴进了清水里,非得稀释稀释,才能和光同尘。
具体表现为他总是下意识忽略自己也是修行者的事实,喜欢跟市井百姓为伍,而不是跟修行者结交。
就连吃饭下馆子,他的脚步也是朝着普罗大众爱去的馆子而去,而不是去专为修行者而开的豪华店铺。
就好像一个人初步拥有了不少财富,可过惯了一般的生活,吃饭时下意识会点外卖,吃兰州、沙县,而不是特意开车去庄园、会所。
言语、动作方面,他也没有修行者的那些习惯。
这一反差越是在修行者多的地方,越是被对比的很明显。
这要是去了那些久负盛名的圣地、仙都,那就更容易露馅了。
于是他决定在这里暂居一段时间,先适应适应,体会体会,观望观望。
做完决定的当天下午,李中孚就在靠近城主府的仙桃街上租了一个上下两层的铺子。
这个铺子并不大,两层加起来才一百平。
但用来开医馆倒也够了。
转天他就去找了装修的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药柜、铺设地板等等。
经过核算,工头给出了工期半个月的预估。
付了定金,李中孚提着鱼竿和桶便出城钓鱼去了。
到地方后,李中孚找了块石头坐下,上了饵料,甩下鱼钩,随即掏出手机打给了大万贞儿。
结果没人接。
系统这时说话了。
【她去同治时空忙生意了,最近她的跨时空集团正在跟洋人洽谈樟脑丸、丝绸、瓷器等生意。】
李中孚:……
“你把她那边也给连上网呗。”
【这个要求……请恕我做不到。】
【仁爱医馆是大本营,联网不难,张角在同一时空,联网也不难,跨两道穿越门让同治时空也有网,就超出我的能力了。】
“好吧。”
李中孚本打算打给朱鹤鸣,又担心打扰到她的工作。
李清照?
算了吧。
女赌神这会儿指定在牌场上炫技呢。
想了想,李中孚只能打给中万贞儿。
这次倒是很快接通了。
一大帮孩子顿时出现在了视频里头。
“蜀黍,好久不见,你去哪儿了呀?”朱允熥萌声萌气的问道。
“小郎君叔叔,回来和我们一起玩儿啊。”兕子撒娇道。
“三姑父,听说你去寻仙访道了,访到了吗?”朱雄英有些期待的问道。
李承乾、朱厚熜、朱允炆、长乐、朱元璋等孩子也纷纷开口,叽叽喳喳的像一大群鸭子。
李中孚被吵的脑浆子都沸腾了。
中万贞儿偷笑一声:“好了,李大哥肯定是有事找我,你们先自己玩儿,我去房间听听他说什么。”
“蜀黍拜拜。”
“小郎君蜀黍,要想我哦。”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债见啦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不对,是债见啦叔叔。”
李中孚:……
来到房间中,万贞儿笑问道:“李大哥,你打视频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跟你们说一声,我可能一年半载不会回去。”
“啊?要这么久啊?”
“没办法啊,这边是仙侠世界,那些高手闭个关都十年八年的。”
“好吧,可是我们好想你。”
“安啦,我会尽快回去的,到时候我带你们一起过来玩儿。”
“嗯嗯,那可说定了。”
“说定了,家里一切都好吧?”
“嗯嗯,一切都好。对了,李大哥,高欢他们几个来了你知道吗?”
“知道,结果如何?”
“他们被打的老惨了。”
“哈哈。”
……
半个月后。
长生堂正式开业。
牌匾上的字是李中孚亲自写的,用的是赵孟頫的楷书字体,可好看了。
他另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了门口。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
因为在这边不认识什么人,李中孚也没办酒席,更没刻意通知谁。
只在揭牌之后放了一卦鞭炮,简单走了下流程。
回到长生堂,李中孚拿起一本前两天从一家书铺买的医书,慢悠悠看了起来,倒也受益匪浅。
看着看着,天就黑了。
一整天下来,愣是一个病人都没上门。
李中孚:┓(´∀`)┏
你们根本不知道你们忽略了什么人。
一想到你们知道我的医术后百般后悔,我就想笑。
这……就是都市龙王们甘愿被人污蔑、欺负、打耳光,却依旧甘愿的心理原因吧?
长生堂没病人登门,李中孚一早就预料到了。
生意这种事,人们永远是认老不认新。
何况是医馆。
毕竟能开的久的医馆,坐堂的大夫指定是有几把刷子。
不然的话,早就被人掀了。
他原也不指望靠长生堂挣钱过活,只是为了让自己融入万里长城的生活中而已。
天黑之后,李中孚把门板上上了,随即来到了天武台。
天武台是万里长城这一带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据传最早修建于天武王朝时,故而得名天武台。
那已经是最起码四千年前的事了。
最早的时候,天武台是天武王朝的皇帝阅兵的高台,之后被改成了擂台。
修士们若是有仇,要决斗,便会上去打一场。
也有人是单纯为了切磋而上台。
当然,少不了有人因为战力出众而扬名、得利。
所以天武台上总少不了想搏前程的修士花枝招展的在上面炫技。
修士们的相对聚集以及凡人们的凑热闹,让天武台及周边几千年来都很繁华,各种高楼、美食街等连连扩建。
以至于几千年来各大占据这片疆域的势力都会把‘首都’选在这里。
叶凌云也不例外。
李中孚来天武台,不是为了凑热闹。
一开始他倒也确实感兴趣修士的打斗,曾专门买票看过几场。
看得多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他这次来,是想试试自己的战力,确定一下自己的战力层级。
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天武台这边有几个带着点官方性质的战力守门员。
他们的战力层级分别为一重下、一重中、一重上、一重顶……三重下……四重顶……五重顶。
下、中、上、顶基本等同于常规玄幻小说里的初期、中期、后期、巅峰小境界。
由此可见万里长城这边的修者更多,战力层级划分更加复杂。
想跟这些战力守门员切磋,可比挑战其他人要花费的多得多。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除了借用擂台的费用,还得额外出出场费。
人家可不会白白陪着打一场。
来到售票处,李中孚直接递了一大块百炼铜过去。
售票的人本来还不以为意,见状直接站了起来:“您是仙长?”
李中孚点头。
“您是想跟哪位仙长交手?”
“先从一重下开始吧。”
售票的人微微一惊:“您的意思是要跟每个仙长都打一次,直到全部打败他们,或是被某一位仙长打败?”
“是。”
套票。
售票的人张了张嘴,到底没敢多说,利落的将一块金色牌子递给了李中孚。
李中孚知道这种牌子。
拿着它可以挑战所有战力守门员。
若是输了,战力守门员会把它收走。
若是赢了,则这个牌子可以留着作纪念。
也可以把它戴在身上装逼。
就好像那些炼丹师把代表炼丹师等级的勋章别在胸口一样。
不过这方世界太大了,炼丹师们没有联合起来的条件,所以不存在炼丹师公会这种机构。
勋章也不是由官方统一发放,而只是炼丹师们从古至今养成的表明炼丹师等级、避免无意义的麻烦的一种习惯。
道了声谢,李中孚把牌子接了过去。
抬头看了眼天武台上。
正好,一个人都没有。
李中孚脚尖轻点地面,直接飞了上去。
售票的人则紧急将有人要挑战天武台几位仙长的消息通知了出去。
众修仙者和百姓闻风而来。
很快就把各个座位坐满了。
售票口的几个人收钱收的手都要抽筋了。
这时,一重下战力守门员才姗姗来迟。
李中孚亮了亮金牌。
徐亮点了点头,抬手朝着李中孚打了一掌。
李中孚只感一股劲风袭来。
除此之外,毫无变化。
徐亮愣了下。
李中孚也愣了下。
这就是一重下的攻击吗?
跟挠痒痒似得。
李中孚忽然想到自己身上还穿着万马不过铠甲。
那就难怪对手破不了防了。
不过该说不说,这人的攻击力挺低的。
李中孚并起右手食指和中指,稍稍外放了一些灵气,抬手往前一指,一道剑气顿时飚射而去,将其右肩洞穿。
徐亮:……
“你赢了,我不是你的对手。”捂着受伤的肩膀,徐亮带着几分恭敬说道。
“承让。”李中孚道。
徐亮利落的下去了。
继他之后,陆续又上来了几位战力守门员,都没在李中孚手下走过一招。
直到四重顶战力的守门员登场。
这位战力守门员是一个妹子,看起来十七八岁。
她的身段非常婀娜,皮肤也很白皙,但长得算不上很好看。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
就她这身高、肤色和气质,往那儿一站,再漂亮的女人也会被衬的黯然失色。
她拔出刀的那一刻,李中孚便知道,自己可以全力出手了。
依旧是并起两只手指,李中孚以指做剑,轻轻一挥,一道剑气立刻斜斩而去。
白飘雪从这一剑中感受到了极强的压力。
原本打算劈出的刀被她改成了守势,横亘在胸前,以刀芒形成半圆,抵挡住了剑气。
却也只挡住了三秒而已。
三秒后,刀芒破碎。
白飘雪连忙闪身,却还是被剑气削断了一头秀发。
“你可以挑战五重高手了。”白飘雪收刀入鞘,甘拜下风。
李中孚点了点头。
四重顶战力的高手已经能让我全力出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