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魔门复苏的消息(1 / 1)

第191章 魔门复苏的消息

黑旋风振翅高飞,载着陈业与不味和尚,朝着落雁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是两人第二次共乘此禽。只不过,上一次同乘之时,陈业尚需仰仗不味和尚的庇护,才敢与那些凶悍的魔头周旋。

而今,陈业已然是一宗之主,修为更是高了两个境界,早已脱胎换骨。

不味和尚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师父曾对贫僧言道,施主非池中之物,日后定会名扬四海。只是师父他老人家估计也未曾料到施主转眼间便是通玄境,又成了一宗之主。」

陈业闻言,连忙谦逊道:「大师过誉了。若非当初方圆大师慈悲,传我慈心寺不传之秘,晚辈的修行之路绝无可能这般顺利。」

此言乃发自肺腑,若无慈心寺秘术,陈业那十八个气海苦修至寿元耗尽也难以达到下一个境界。

但话又说回来,若非他当初机缘巧合之下,斩杀了慈心寺的叛徒苦厄和尚,也不会结下这段善缘。

这「缘」之一字,当真是玄妙。

「对了大师,」陈业想起一事,问道,「不知方圆大师近来可有闲暇?晚辈的黄泉宗即将举办开宗大典,不知能否有幸请得大师莅临观礼?」

他早已将正式的邀请函送往慈心寺,寺中也回覆说定会派人前来观礼,只是并未明确具体人选。今日巧遇不味和尚,正好可以打探一番。

不味和尚闻言,面露歉意道:「阿弥陀佛。恐怕师父难以抽身。近来南方诸岛一带,又有魔踪显现。慈心寺上下正为此事奔波忙碌,方丈轻易不能离开寺院,那便只能由师父亲自前往处置了。」

慈心寺弟子比黄泉宗多些,但能支撑场面的只有方丈与方圆和尚两人。

这天地很大,北疆,中原,东海,南方诸岛等等,慈心寺虽是旁门,却也是极为有名的旁门,

这南方诸岛有一大半都是由慈心寺庇护。

听到又有魔头作崇的消息,陈业眉头微,忍不住感慨道:「总觉得近来世道动荡不安,也不知道这些魔头是从何处冒出来,总是杀之不尽。」

「阿弥陀佛。」不味和尚叹息一声:「千年以来,魔道虽屡遭镇压,看似式微,然人心之魔不灭,魔头便永无绝迹之日。师父曾言,此世太平全赖清河剑派张真人镇压群魔。待到张真人功德圆满,飞升而去之后,恐怕藏在暗处的魔头都会全力反扑。」

不味和尚顿了顿,语气更添儿分凝重:「尤其前些时日,张真人在北疆为救苍生斩出一剑,虽诛灭强敌,却恐怕也缩短了不少逗留凡间的时日。如此一来,自然有许多潜藏的魔头感应到时机将至,开始蠢蠢欲动了。」

陈业疑惑道:「张真人之后,不是还有焚香门的陆掌门麽?他也是合道境的大修士。」

世间公认的两大合道境巨擎,一位是剑道通神的张奇,另一位便是执掌焚香门的陆行舟。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消息,谁也无法保证,是否还有其他隐世不出的老前辈默默等待飞升。

「既然陆掌门尚在,张真人飞升之后,理应由他接替镇压魔门的重任。为何大师和许多人都似乎认定,张真人一走,正道便会群龙无首了呢?」

不味和尚双手再次合十,低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接下来所言,或有不敬之处,还望我佛恕罪。」

念罢,不味和尚才缓缓道出自己的看法:「张真人之所以威震天下,不仅因其剑术无双,更在于他斩妖除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亦不计较门派损耗,唯以天下苍生为念。然陆掌门-其心中,焚香门的传承与利益,恐怕才是放在首位的。」

陈业瞬间便明白了不味和尚的意思。

张奇斩妖除魔是出于大义,而陆行舟行事,则必然会优先考虑焚香门的得失。

他不会轻易涉险拼命,更不愿让门下弟子为了虚无缥缈的「正道大义」而白白牺牲。

正道修士一旦开始「惜命」,开始计算成本与收益,那魔头们自然便多了许多机会。

然而,陈业没想到的是,不味和尚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心头一沉:「而且,贫僧曾听师父提及一桩秘闻,焚香门内镇压的无咎魔尊,似乎将要复苏。若这位魔尊当真复活,焚香门能否稳守封印亦未可知,恐怕是无力他顾。」

陈业问道:「无咎魔尊不是神魂都彻底破碎了麽?这要如何复苏?」

坊间流传,无咎魔尊修炼了一种极为诡异的玄功,肉身具有近乎无限的再生能力,哪怕只剩一滴精血,也能在极短时间内重新凝聚肉身。

因此,当年正道为了彻底将其杀死,动用了专门针对神魂的禁术,将其神魂彻底湮灭。等到无咎魔尊成了一具「活死尸」,这才顺利将其肉身封印。

一具神魂都已彻底毁灭的户体,本质上不过是一团尚未腐朽的血肉,如何还能「复苏」?

不味和尚解释道:「贫僧亦只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不过,师父曾言,世间邪魔外道常有部取孕妇腹中胎儿,以恶毒邪法炼制成各类法宝。可见,神魂在肉身尚未完全成型之时便已然存在。

究竟是神魂先于肉身而生,还是肉身孕育神魂,此乃天地玄奥,也不曾有人能说得清楚。」

「无咎魔尊虽神魂破碎,然其肉身历经千年而不腐,蕴含的生机与魔能依旧磅礴。谁又能断言,这肉身不能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神魂呢?若是如此,待到新的『无咎魔尊」苏醒,仅凭如今的焚香门,恐怕未必能压制得住了。」

「重新孕育神魂—」

陈业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了「轮回」二字。

这新生的神魂,究竟是从魔躯血肉中自然诞生,还是那位陨落的无咎魔尊真灵不味,历经轮回转世,重新归来了?

若有机会,他倒真想亲眼去见证一番这等奇事。

但不味和尚显然没有陈业这麽乐观,感慨道:「若张真人飞升,天下正道群龙无首,魔门压抑千年的怨气必定会全面反扑。如今,只是一点徵兆而已,也不知正道五门能否撑得住,若是无法挡住魔门复苏,恐怕天下将生灵涂炭。」

陈业沉吟道:「也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魔头藏在暗处,当年的十八魔尊传承下来的又有多少?」

陈业想起了正在黄泉道宫里闭关的尊主。

这位不就是赤练魔宗嫡传,还是最正统的继承人,只是他想通了,将魔门改换为旁门而已。

从平日相处陈业也能看出,尊主唯一忌惮的就只有那位张真人,对焚香门的陆行舟是真没放在心上。

那这世上就只有一个继承上古魔门的尊主麽?

谁知道藏在暗处的魔头有几个返虚,又有几个化神?

这麽一想,怕是天下大乱真的要来了。

那自己区区通玄境的修为实在太低了点。

原本还想着找到那秋水仙后,正好拿她试试自已新近参悟的第三层地狱手段。

但听闻此事,陈业却有些意兴阑珊了。欺负一个小小的通玄境算什麽,还不如早点解决了回来闭关。

念及于此,陈业收敛心神,转而问向不味和尚:「大师,您是如何在落雁镇发现那秋水仙踪迹?」

不味和尚解释道:「贫僧亦无十足把握。只是此前在北疆各处追踪此疗许久,始终香无音信,

便想着回落雁镇暂作歇息。说来也巧,当初那秋水仙伪装成青楼老钨,事发后她仓皇出逃,落雁镇那座青楼也因此受到牵连,荒废了很长一段时间。贫僧此次旧地重游,却意外发现,那座废弃的青楼,竟已重新修开张了。」

「起初,贫僧还以为是那秋水仙贼心不死又回到落雁镇,便暗中打探了一番。却发现青楼似乎换了新的东家,而且经营模式也大变,号称楼内皆是卖艺不卖身的清信人」

听到这里,陈业忍不住插话道:「哦?若真是如此,那岂不是一件好事?」

不味和尚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阿弥陀佛。若当真如此,自然是功德一件。但贫僧还是要说句煞风景的话,这人世间少有这般轻易便能成就的善举。凡俗之人,大多重利轻义。『卖艺不卖身」,很多时候不过是抬高身价丶招揽恩客的头罢了。要让一整座青楼所有女子都坚守此道,还要维持经营,恐怕难上加难。

「据贫僧观察,这家新开的青楼生意竟是异常兴隆,甚至比之前秋水仙经营时还要红火。事出反常必有妖。贫僧便觉得其中定有蹊跷。只是贫僧身份不便,实在不宜深入青楼查探,亦未曾抓住任何实质性的线索,故而只好求助于陈施主,望施主能出手相助,查明真相。」

不味和尚这话有几分道理,这世上做善事的人肯定有,但也不能违背常理,

陈业也不推辞,当即闭上双目,指尖掐动,开始运转卜算之术。周遭罡风呼啸,却丝毫影响不到他心神的宁静。

片刻之后,他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一抹惊讶之色:「那秋水仙,似乎当真就藏匿在这落雁镇之中!」

陈业并非直接算出了秋水仙的具体位置,而是卜得了一「水火既济」之卦。

坎上离下,水火交融,阴阳调和,乃是大功告成丶心愿得偿之象。

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追寻秋水仙的下落,「既济」便意味着此行将有所获。由此反推,那魔头,自然就藏在落雁镇无疑了。

陈业以前也常听说什麽「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但总觉得这是幸存者偏差。

正常来说,应该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该跑就赶紧跑才对。

因此也不曾料到落雁镇还能有魔头躲藏,若非不味和尚除魔之心坚定,硬是在北疆走了那麽久,最后回到了落雁镇,恐怕还真让这秋水仙躲过去了。

不味和尚倍感庆幸地说:「阿弥陀佛,幸好施主神机妙算,否则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将这魔头找到。」

慈心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追杀魔头这事得有始有终。

方圆和尚为了追杀那个叛出师门的苦厄花了百年时光,连修行都耽搁了,整个人也变得跟乞弓一般遥过。

若非陈业偶遇苦厄将其斩杀,也不知道方圆和尚还要花费多少年月。

陈业自信道:「大师放心,这次定能斩妖除魔,永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