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陈老板,你这麽搞,大家都赚不到钱啊(求月票)(1 / 1)

第183章 陈老板,你这麽搞,大家都赚不到钱啊(求月票)

「龙鳞马!这筷跑App不错呀,还真免费送了我一杯卡旺卡奶茶。」

宝钻大厦里,周怡拿着奶茶回到工位,初次体验到了外卖的便捷和魅力。

在App下单,再等半小时,穿着筷跑工作服的外卖员,就能骑着小电驴把奶茶送到楼下。

「免费?周姐,你说的是筷跑外卖吗?」

旁边的同事见状,好奇问道。

「是啊,你也用过?」

周怡应了一声,接着反问道。

「我昨天就注册了,买了一单詹氏桃酥,还用我男朋友的帐号买了份采蝶轩的菠萝包。」

同事笑着答道。

周怡一听,立刻反应过来:对啊,用男友帐号再下一单。

想到这儿,说干就干。

她坐在电脑前,给男友发邀请连结,一旦被邀请用户的首单完成配送,周怡还能再获得5元无门槛红包。

「宝宝,我想吃采蝶轩的蛋挞,快给我买。」

周怡撒娇道。

「这是什麽连结?等我下班给你买。」周怡的男友吴磊没犹豫,马上答应。

「嘻嘻,人家想吃免费的,这是筷跑App的注册连结,你快下载,新用户第一单立减12元,外卖员30分钟就能给我送来。」

周怡向男友解释道。

筷跑?

外卖员?

吴磊虽满心疑惑,但因是女朋友要求,还是乖乖照办。

他输入手机号丶设置登录密码,填好验证码后,登录进入筷跑App。

开屏画面是个奔跑中的小人,产品口号是「用筷跑,准时达」。

随后跳转到主页,卡通UI设计,最上方是新用户专区,点进去,全是参与12元立减的店铺与商品。

吴磊很快找到周怡公司附近的采蝶轩门店,加购蛋挞丶岩烧乳酪和鸡排包,扣除新人立减,只需3.5元。

直到付完钱,他才反应过来,这软体还挺好用。

除美食外,还有水果丶奶茶和鲜花品类。

只不过入驻商家较少,随手滑动几下,页面就见了底。

吴磊想了想,又下单买了束11朵的香槟玫瑰,给周怡送了过去。

不到半小时,周怡就接到了快递员的电话,她跑下楼,发现有两名快递员,一个拿着采蝶轩的袋子,另一个捧着一束玫瑰花。

「周女士,祝您用餐愉快!」

「周女士,这是您的鲜花!」快递员笑着说。

周怡愣了一下,在看到下单人的手机尾号时,才知道是男朋友的手笔。

她笑着接过面包和鲜花,走进大楼。

经过一个多月筹备,康国栋和裴毅在庐阳丶蜀山和瑶海建了8个站点,还组建了一支90多人的外卖员团队。

算上庐阳区总部的研发丶市场丶商务和客服人员,员工总数达140人。

「老裴!今天数据怎麽样?」

康国栋开完技术部会议,走到裴毅身后,拍了下他的肩膀问道。

「新客1839人,订单量3578,超时订单占了7%,咱们的智能配送系统还得优化,外卖部反馈很多推荐线路有问题。」

裴毅没抬头,切换报表缓缓说道。

筷跑外卖员的劳动合同,没签在第三方外包公司,而是签在筷跑科技名下。

底薪1500元,缴纳五险一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有配送提成丶冲单奖励丶恶劣天气补助,每天工作超出6小时的部分,按劳动法发加班费。

所以多数快递员的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左右,而庐州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首份工作待遇,大多只有3000-4000元。

惨一点的,只能拿到两千出头的工资。

「行,让外卖部上报更合适的配送线路,我把新数据加进去。」

康国栋点头应道。

「康总,裴总,有空开个短会吗?」

这时,商务负责人寇震上前询问道。

他是陈延森亲自招来派到筷跑的,原来是拉手网的地推经理,商户资源丰富,有团队管理经验。

与康国栋丶裴毅相比,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寇震,在职场上,要远比两人成熟稳重得多。

「有空,走,老裴!」

康国栋一口答应,拉上裴毅,三人走进会议室。

寇震坐下后,向两人说道:「现在每天让商务来总部坐班,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效率,我建议,把商务撒出去,在核心商业区附近设立办公点,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拓展商户上。」

康国栋皱眉,觉得这不利于团队管理,担心有人偷懒没法管控。

「我同意!」裴毅先表态,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商务人员底薪不高,业绩才是关键,不用太在意他们是否摸鱼,每周来总部开次周会就行。」

「行,就照你们说的做。」康国栋思索片刻,还是同意了。

随着团队规模扩张,康国栋才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之前只能算小打小闹。

把筷跑经营范围从大学城拓展到一环内,既要考虑配送效率,又要提升伺服器容量,防止流量大时网站卡顿丶软体崩溃。

尤其在财务丶法务丶市场和商务人员加入后,康国栋感觉自己对筷跑的掌控力越来越弱。

这些人大多是森联资本派来的。

名义上他还是筷跑的CEO,可管理起来却顿感吃力。

他的才华和天赋,都集中在计算机编程上,涉及市场丶财务丶和营销问题,康国栋一听就头脑发胀。

论管理水平,他甚至远不如裴毅。

康国栋虽不愿承认,但也清楚自己更适合去搞产品开发。

「对了,康总,市场部的线上营销活动,已经做好了准备,元旦那天会联合庐州贴吧丶庐州在线和庐州论坛,共同发起『筷跑请你喝新年第一杯奶茶』的活动,我觉得得多招些兼职外卖骑手,免得活动当天配送延误。」

寇震提醒道。

「没问题,我来安排。」康国栋觉得在理。

就当下情况,光靠线下宣传和内部拉新,配送系统超时占比已达7%,线上营销活动一上线,订单肯定猛增。

想维护好用户体验,就能提前做准备!

裴毅握紧拳头,能亲眼看着自己一手创立的项目即将起飞,自然满心激动。

他暗暗瞥了一眼康国栋,默默想着:栋哥,别怪我,这CEO的位子,我坐更合适。

三人开完会,便各自忙碌起来。

当天24点,筷跑订单量达5674单,其中新客首单占了38%,累计注册用户超3万人,近乎是饿了麽的一半。

但两者的区别是,筷跑拿了陈延森3000万资金,每日新客都在以2000-4000人的速度增长,但饿了麽却陷入了发展瓶颈。

年初金沙创投的那100万美币,早就花得一乾二净,别说首单补贴,此时的章旭豪连运费补贴都负担不起。

照筷跑这发展速度,十天后就能超过饿了麽的用户规模。

但这速度也有代价,单是新客补贴,一天就要花掉3-6万元。

随着拉新规模扩大,筷跑帐上的馀额也在快速减少。

康国栋和裴毅并不知道,这是陈延森计划的一部分,他打算依靠持续追投资金的手段,逐渐稀释两人手中的股权。

与此同时。

电商圈和快递圈在得知云速新规后,瞬间都炸开了锅。

1.5元的起送费标准,几乎让所有快递公司陷入生死混战。

一般来说,快递单票价格包括了运输丶人力丶物料丶场地租赁丶设备折旧和管理成本。

市场份额越高的快速公司,越能凭藉规模效应,降低单票成本。

从云速宣布优惠政策仅针对包仓客户就能看出,陈延森这招是为争抢三通一达的市场占有率。

高伟林和云速财务部核算过,站点日揽件量达3000单就能收支平衡。

面向散客很难做到,但大卖家包仓,一天发几百单轻而易举。

只要签几单同等规模的客户,云速就能长期与三通一达竞争。

三通一达为保住大客户,只能被迫降价。

一些中小卖家为省快递费,甚至联手与云速签包仓协议,把自家店铺的爆款产品提前存到云速仓库。

每天下午发货时,卖家只需将订单信息同步给云速,贴上快递面单就能立即发货,大大提高了发货效率。

……

……

虚城,朱仙庄科技园。

陈延森坐在办公室,看着裴毅交上来的工作报表,淡淡一笑。

结合寇震等人反馈,表明康国栋管理能力不足,难以胜任筷跑的CEO一职。

对于裴毅的举动,陈延森并不排斥。

创业本就是为赚钱,谈不上什麽背叛。

康国栋能力不够,那就让有能力的人顶上。

就好比张文博和向鹏飞,虽是从狐狸淘就跟着他的老员工,但陈延森给他们的职位也仅是组长。

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

陈延森给了两人机会,考核期结束,若能力达不到总监要求,他们就只能继续当组长。

所以,康国栋在他这里更没特权。

但陈延森暂时还不打算动手,当下筷跑规模小,技术部核心架构又是康国栋一手搭建起来的,此时动手,容易影响筷跑的平稳运行。

等筷跑二次注资时,康国栋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会随之减少,届时再把康国栋从CEO踢到CTO的位置上,这样过渡更加平稳。

「嘀铃铃——!」

桌子的手机响了。

「陈老板,要不坐下来谈一谈,你这麽搞,大家都赚不到钱啊!」

申通的陈德骏强压怒火,无奈央求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