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盛华兰的嫁妆!(2 / 2)

祖母和母亲,两个反面例子,她都有借鉴。

而区别就在于,祖母后半生豁达,手上有钱,过得悠闲。

母亲时时驳斥父亲,惹得父亲厌烦,管家权都时时丢了去。

“这只镯子,留作压箱底吧!”

盛华兰没有拒绝,收起了镯子。

盛老太太又从边上捧起一个盒子,那个盒子是最大的盒子,足有枕头大小。

一打开,里面堆放着足足尺许高的契纸,有的是田产,有的是铺子,一些重要的产业,纸张书契足有几尺长,反复折来折去才能放入盒中。

盛老太太从上往下依次抽出几十张书契,盒子内的东西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

没办法,盛华兰是高嫁。

夫家是繁华之地的大族,郎君是名扬天下的淮左江郎,科举出身的状元郎,老师更是二品大员。

这样的出身,若非是在江昭考上状元以前就定了婚,婚事根本不可能轮到盛华兰。

哪怕是扬州本地,也有不少官宦人家的闺秀直言盛华兰是撞了大运。

由此可见,双方的差距是何其的大。

为了给疼爱的孙女壮一壮场面,盛老太太与盛纮商议过婚事,最终决定十里红妆!

这也是高嫁该有的嫁妆!

当然,哪怕是十里红妆,同样也有差距。

有些人家嫁女儿,说是十里红妆,实际上贼水,尽是搞些不值钱的东西拉长送嫁妆的时间。

盛华兰的这次出嫁,盛家经商的大房出了不少力。

货真价实的十里红妆,真就是一分不少!

当然,那些场面性的嫁妆是一方面,这种田产铺子也是一方面。

甚至,一张地契,可能就胜过一里的嫁妆。

“新婚过后,你与姑爷就要入京。这些都是汴京的水田,要是没记错,合计三百亩。“

盛老太太塞了十几张水田地契过去。

“这是些是汴京的庄子,庄子差不多都是三四十亩大小。”

盛老太太又塞了三张地契过去。

这三张地契,个个都盖了好几个章,一张契纸展开足足有几尺长,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

“这些是汴京的铺子。”盛老太太又塞了几张契纸过去。

作为勇毅侯独女,盛老太太继承了先勇毅侯九成的资产,可不是一般的富。

“那儿,还有几箱金银首饰,待会儿让人搬到你住处去。”盛老太太掀起帘子,指向一个角落。

那角落处放置着几个三四尺长的大箱子。

“祖母。”盛华兰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

“往后,姑爷要是有纳妾蓄妓的心思.......”

说完了嫁妆,盛老太太又跟孙女说起了纳妾的事情。

“要是那女子是良家,纳妾也无妨;若是妓女,态度就得适当强硬,盛家女子,断然不能与娼妓互称姐妹。”

暮苍斋的烛光,久久不熄......

江府。

烛光闪烁,江昭也没歇息。

这些日子,苏轼、苏辙、曾巩、章衡等人都又陆陆续续的送来一些东西。

或是诗词,或是礼品,不一而足。

为免失礼,江昭却是得一一回信。

此外,不少淮左举子、进士,都跟他有不少交流,送来了礼物,这也得回信表达谢意。

一连几十封书信,都得情真意切,不能有半分敷衍之意,也是个不轻松的活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