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北莽女人的幸福生活(1 / 1)

筹募资金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唐孝仁的预料。

没到三天,就筹募了整整一百万两银子!

这笔钱把唐孝仁都吓了一跳!

既然资金到位了,就早日开工吧。

唐孝仁从京都工部请来了几名经验颇丰的大匠,接着又组建了一支工程队,专门负责修建铁路。

这边泸州和漠北在建铁路,东辽和兰乌草原之间,也在建造铁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竭泽而渔后,寻常的捉奴团,已经逮不到北莽奴隶了。

因为兰乌草原周围的北莽人跑完了。

狂热的捉奴贸易消退后,兰乌草原的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东辽也效仿漠北,引进了羊毛纺织的机器,开始拿羊毛纺织衣服。

东辽和兰乌草原的女人们,每日也多了一样工作,那便是坐在床上打毛衣。

一件上等的贸易,可以卖出很好的价格。

心灵手巧的妇人,一个月可以织出十件毛衣。

这份收入甚至比男人种地还要多。

商贾会挨家挨户的购买这些毛衣。

即便不是为了赚钱,给自已的丈夫或者父亲织一件毛衣,也是许多女人正在做的事。

“你回来了?”云娘放下手里的针线,从床上下来,迎接刚回来的丈夫。

云娘是个北莽女人,她的丈夫郝大陆,是东辽的一个老军户。

东辽男多女少,郝大陆只是个寻常士兵,原本是娶不到老婆的。

上次对北莽的战役中,郝大陆作战勇猛,被恩赏了一大笔钱,又分到了云娘这个北莽女人。

相处了一些日子后,郝大陆发现云娘做事利索,对自已也挺不错。

于是和官府报备,正式娶了云娘。

按照东辽的规定,云娘嫁给郝大陆后,便不再是北莽奴隶,她正式成了一个大周人。

云娘是上次战役中被俘虏的。

北莽女人在草原的生活是很悲惨的。

她的妈妈为了给家中生儿子,接连生了七个女儿后,生弟弟时死于难产。

很快,父亲就又娶回来一个女人。

草原女人的命比草还贱。

嫁人前靠父亲,嫁人后靠丈夫。

云娘家里人口多,云娘的父亲为了养活弟弟,把前面的六个姐姐全卖掉了。

至于姐姐们的命运怎样,云娘当然也不知道。

但是从母亲的经历来看,也许也是在某个营帐里,不断的生养吧。

若是走运的话,早早地难产而死,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云娘是个能干的女子,小小年纪就能放牧、挤牛奶、做奶酪。

也因为她很能干,才没有被父亲卖掉。

但是云娘也被敲定了一门亲事,她得嫁给一个五十几岁的独臂骑士。

云娘不敢反抗父亲的命令,原本都打算出嫁了。

这时候,北莽和大周打仗了。

这场战役结果,就是云娘的父亲和还未成婚的未婚夫,全死在了战场上。

未成年的自已和弟弟,被大周人俘虏。

后来,云娘被赏赐给郝大陆。

弟弟则被送到了大周的救孤院。

虽然郝大陆是个三十几岁的光棍,但是也比五十几岁的老头强。

而且郝大陆刚刚添置了房产,又升成了队正。

前些日子,郝大陆休沐的时候,参与了一两回捉奴团,也赚到许多银子。

云娘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她对大周并没有太多怨恨。

无数嫁给大周的女人,回忆起从前的生活,甚至会感谢这场战争。

在草原上,每个部落也会有争斗。

胜利者拿走失败者的女人、牧场,这全是很正常的事情。

云娘并不会怨怪胜利者。

而且郝大陆对她特别的好,现在又怀了身孕,云娘更成了郝大陆的宝贝。

“说多少回了,你就在炕上安心的躺着,不用出来迎我。”

郝大陆脱下身上的皮甲,拉着云娘坐在炕上。

“这就是你要的毛线,我正好遇见一个老战友,他就是做这种毛线生意,我就便宜买了一些。”

云娘看着毛线眼前一亮。

她手很巧,纺织比别人都快。

上个月,她就织出了十套衣服,赚了许多银子。

现在有了身孕,家里别的事也做不了,只能织毛线。

云娘打算这个月多织一点,给还没出生的娃娃多攒点钱。

郝大陆说道:“我今日去救孤院,看了下你弟弟。”

“救孤院的人说,总兵大人要为这群孩子开课。”

“请念书人教他们读书认字。”

“你放心吧,那里的伙食比军营里都好呢!”

这下云娘更放心了。

草原上很残酷,但是对于失败方来说,女人反倒能活命。

小孩和老人,都会被斩草除根的。

大周没有杀这群孩子,还把他们送进救孤院,还教他们认字读书。

在云娘看来,已经非常感恩了。

郝大陆摸了摸口袋说道:“娘子,军营也开办了夜校,教我们认字读书。”

“我也想去参加,你觉得如何?”

云娘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夫君,你想参加就参加吧,我可以照顾好自已。”

郝大陆握着云娘的手说道:“这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也得再努力一些,争取再升迁个营正!”

云娘摸着肚子,微微颔首。

她很怕这是一场梦,若真的是梦,她只希望永远也别醒来!

和云娘一样,许多北莽女人都开始了更好的生活。

她们并不怨恨大周人,反倒感激大周,让自已过上幸福的日子。

而且嫁夫随夫,自已的孩子丈夫全是大周人了。

她们也渐渐淡忘了自已北莽的身份。

有些人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已曾经是北莽人。

比如云娘的弟弟,他在救孤院中有了自已汉人的名字,孙烨。

救孤院不光有北莽的孩子,也有大周的孤儿。

在救孤院中,他们相互嬉戏打闹,没有人在意究竟是大周人还是北莽人。

最近还多了教书先生的内容。

虽然孙烨并不喜欢上学听课,但是他对先生讲述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姐夫时常来看自已,说马上就要做舅舅了。

姐夫经常送来好吃的,这也让孙烨成了救孤院中人缘最好的人。

孙烨很感激。

姐夫听闻救孤院要开始授课了,更是叮嘱他,一定得听先生们的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