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存款6.6万元(1 / 1)
第144章 存款6.6万元
56号档口开业七八天了,每天凌晨两点过,仿佛成了它的表演时间,档口里外总能聚集一批又一批人。
很多时候人们总感觉批发市场非常神秘,甚至带有某种偏见,认为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脏乱差黑?
呢.
在90年代某些地区确实可以这麽形容。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秩序,很多时候它还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
如果一个市场太乱,老是强买强卖,根本不可能长久。
采购也更喜欢去稳定有序的地方买菜。
就比如56号。
交易一天比一天便捷。
几个每天来在前面的老客户更是感触极深,以前好互能趁着装菜的功夫多聊几句。
现在好像就是一哆嗦,好了,你可以给钱走人了,真就快枪手呗。
把几个固定拿菜多的大客户送走了,又到了分装装袋环节。
「小龙,两个5斤芥蓝,一个5斤芥菜,一个10斤菜心,是这位黑衣服老板的~」
「要得,交给我了。」
「小孩,行不行啊?」
「得行,保管你满意。」
易龙表现得很积极,口音有点重,但不妨碍他敢于和人交流,陈家志便常把一些小单交给他。
正忙活着呢,来了三个穿蓝色制服的人。
「档口老板是谁?」
等着买菜的人群让开了一条道,路过的人也放慢了脚步似是等着看戏。
易定干几人有些志志的看着陈家志淡然的拿着烟走了出去。
「是我。」
「我们接到有人举报,56号档口恶意抬高价格,过来看看。」
来人也还算和气,没有咄础逼人,陈家志猜测估计是哪个零售菜贩子举报的。
「没有啊,我今天价格还降了,而且我是自已种的菜,都没有批零价差这回事,你也可以问问他们。」
不过,一时没人开口。
就在这时,市场管理方的汪主任也笑着走了进来,沟通了几句,两名穿制服的人又了解下情况,斥了几句价格太高,要控制下来,便也离开了。
汪主任又回头说道:「陈老板,没事了,不过你这价格再斟酌一二,他们这两天都会在市场巡查。」
「好,麻烦了,汪主任,来,抽菸。」陈家志笑了笑,给其把烟点上。
「小事,小事,本来也属于正常经营嘛。」汪主任笑了笑:「我先走了,还得去继续跟着他们,哎,这政策也是~」
陈家志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继续卖菜。
等把所有等着的客户送走,也还剩下一些菜,这一波限制批零价差,对他还是有影响。
零售菜贩不怎麽敢拿他的菜了,太贵,官方又限制批零差价。
一旦砸手上就是血亏。
所以陈家志才想借政策契机提纯客户,现在看来确实提纯了,零售摊贩减少了大半。
「家志~」
闲了一会儿后,易定干开口喊道:「明天我们三个就不进来了,就在外面卖菜,等你卖完了我们再进来。」
陈家志正坐在车厢上看帐目,不假思索的说道:「咋了,就你们这点菜还怕影响到我呀。」
一抬头,就注意到三人表情不是那麽自然。
陈家志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说到菜少时,李明坤和郭满仓隐约有些不满。
这让他再次意识到,以后不能肆无忌惮开玩笑了。
「有这个原因,亲兄弟还明算帐,是这个道理吧?」
易定干也散开了说。
他们在56号档口搭把手,再顺便卖点自己的菜,谈不上谁亏谁赚,还能学到不少经验。
但终归也会很别扭,来买菜的人几乎把他们当成跟班,这种感觉很不好。
其实他们也是自立门户的菜农现在陈家志卖菜顺了下来,不用他们帮忙也能行,他们菜也不不多了,合在一起卖也多卖不了多少钱,便又想出去了。
陈家志沉吟道:「看你们吧,反正56号你们随时可以来。」
「有需要帮忙的也随时喊我们。」
「会的。」
陈家志感觉易定干丶李明坤丶郭满仓一个个单干的心思都很强烈。
颇有一种你可以,为什麽我们就不能行的感觉?
毕竟陈家志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展起来的。
陈家志也不强求收编三人了,如果非要撞个头碰血流才能幡然醒悟,他也不能强行把人拦着。
聊了两句后,又来了一位客人,骑着人力三轮,有些胖,穿着短袖短裤,还一个劲的擦汗。
「老板,菜心怎麽卖?」
「三块一斤。」
「听说你这里有规格统一的精品菜心呐,怎麽没看到有?」
「卖完了,需要的可以预订明天的,90元一件,还要交20元的菜筐押金。」
来人有些惊讶的问道:「90元一件?还挺稀奇,一件净重30斤吗?」
「对,净重30斤,保质保量。」陈家志笑着回道:「另外还有芥菜芥兰,也是3块一斤。」
档口上芥菜芥兰卖完了,男子一开始没看到,现在一听有芥兰芥菜,也眼前一亮。
「好,我要预定。」来人沉吟了下,说道:「明天两件菜心,芥兰芥菜各一件。」
陈家志点头说道:「欧克,你贵姓?」
「我姓刘。」
陈家志在笔记本上记下刘胖子,又说:「尽量早点来,太晚了我会卖给其他人。」
刘胖子拍了拍肚子,一颤一颤的,先是应下了,又要了今天的货:50斤菜心。
又收入150元。
付钱很爽快,陈家志感觉这是个比较有潜力的客户,可以说是意外惊喜。
这就是提纯客户的好处。
像一般来市场早的,大多数是干零售那批人。
而酒楼酒店丶机关单位的采购有些喜欢睡懒觉,往往来得更晚一些。
最近那麽好的行情,却没发掘出高质客户,就是因为陈家志菜卖得太快了。
很多人才来或者还没来,他就卖完了。
所以,菜卖得慢也有好处。
接下来,又陆续来了些散客,剩下的菜也很快卖光了。
几人也没心思聊天,陈家志便麻溜的把钱给易定干丶李明坤和郭满仓结清。
易龙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有点不对劲,默默的帮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直到易定干三人先骑着车走了,陈家志点火时,易龙才小声说道:
「舅舅,我站你这边。」
「什麽站我这边,我们又没什麽,该怎麽样还是怎麽样。」
陈家志笑了笑,又说:「被你爸爸知道了,恐怕得奖励你一顿竹条炒肉。」
「不怕,还有我妈呢。」
易龙说道:「我妈说了,我爸就是眼高手低,看到你一天卖那麽多钱,眼红了,就想自己也和你一样赚大钱,但自己又懒又没本事~」
「哈哈哈,可别当着你爸这样说,那样你妈也保不住你。」
「那我来投靠舅舅你。」
「包吃包住啊?」
「倒也可以。」
「哈哈哈,我可不敢,你还是先把自行车买了再说。」
「对了,舅舅,今天给我多少钱,八块行不?」
「嘘哟,你还自己给自己开上工资了呢,可以,就给你八块。」
易龙咧嘴笑了笑,在老家,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工资也不一定有5块,而他一晚上可以赚8块,离自行车又更进了一步。
陈家志也感觉到了易龙的不一样,可能他现如今对青年和中年易龙印象比较深。
所以有时会有偏见,自动给易龙打上了懒散丶花心丶不靠谱等等标签。
其实少年易龙也有很多可取之处。
至少懒散这点不存在。
在农村那种环境出来的留守儿童也很难有特别懒的。
相反,易龙对赚钱特别看重,前世那种懒散完全是被二姐和易定干养出来的。
一路无话。
回到菜场时,天色也灰蒙蒙亮了,后门灶房处也升起了炊烟。
时间比昨天晚了许多。
陈家志进屋后,李秀不在家,便难得的自已整理钱,先数一遍,再整理,
加上黑娃儿的菜,今早刚好采收了2335斤。
市场上统一售价3元,一共1335元。
黑娃儿1000斤菜,菜心3.5元/斤,芥兰芥菜3.6元/,一共3550元。
今早一共收入了7555元。
破纪录破得理所应当,乃至没有特别的兴奋。
但欣喜还是有的,也没人嫌钱多,菜农的财富就是这麽一天天的积累起来的。
白天又是一天忙碌。
陈家志也没去存钱,昨晚又人前显圣了一番,李秀终于安静的在家里呆了大半天。
易龙也是在家里呼呼大睡。
日子又这麽过了两天由于限制批零价差的影响,陈家志在市场上的菜价也出现了滑落。
普通菜心和芥兰芥菜相继降价。
但精品菜心稳住了3元,每天能稳定出11件货,也就是990元。
所以总收入只是略微下滑。
已经连着三天日收入在7000元以上。
陈家志也有意继续扩大精品菜心规模,减少乃至放弃普通菜心。
以后统一标准:只销售净重30斤一件的菜心丶芥兰丶芥菜。
全按件数拿货。
不分装丶不零售。
只是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七月十六日早上,台风后第五个晴天。
驾校的场地上同样燥热。
第三天来学车的陈家志已能熟练驾驶着解放CA141卡车跑来跑去,惊呆了他的教练,
直接让他作好考试的心里准备。
练完车后,陈家志又匆匆回了菜场。
从李秀手里接过钱后,时隔三天又去银行存入了2万元,存款来到6.6万元。
随后又拿着剩下的两千块钱,去塑料制品厂拉回了定制的100个塑料菜筐。
等再次回到菜场时,已经是一点过后。
明明累得要死,却还要面对李秀一张幽怨的脸。
「家志,早上你去存钱时,有一个很好看的女人来找你~」
「她说她叫什麽没?」
「徐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