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新目标(1 / 1)

第148章 新目标

只是一会儿,就有数人聚集到了铁塔前,议论纷纷。

李明坤才起床,靠近了一看,没看明白。

「这是啥玩意?」

郭满仓道:「我也没看明白呢,有点像车,但这车能有什麽作用啊!」

敖德海才住进来不久,也在上下打量着铁塔,放在老板家门口,想必是老板买回来的,心里顿时有了明悟。

「可能是微—·微耕机吧?!」

他也有点不确定,但来自屋里的声音很快就确认了这一点。

「就是微耕机。」

陈家志推门而出,天上明明没有太阳,但依然很耀眼,让人不敢直视。

「唔~」

他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围观的众人早就按耐不住好奇心了。

「这就是家志你念了很久的微耕机啊!」

「怎麽用的?看起来不像能挖地的样子。」

「试试不就知道了。」陈家志喊道:「德海来搭把手,把刀片拿上。」

刀片是组装好了的,能单独拆下来,被陈家志放在了家里,拿出来后便挂在了微耕机左右两边的钢柱上。

「德海,拿下柴油,去你地里试试,德良和永锋也一起来,以后你们都得学会怎麽用「好,志哥!」

戚永锋回应得中气十足,最近他能明显感受到敖德海更受器重,这让他心里有些不服。

陈家志像推鸡公车一样把微耕机推到了地里。

众人好奇,不论男女都跟了上来。

这是一块已经施了发酵猪粪,且晒了两天的地,乾燥的猪粪在地表上铺了一层,还有股淡淡的异味。

陈家志在地里做着准备,先是把两个轮胎换成刀片,顿时,就像旋耕机了。

李明坤看着那漆黑如墨的刀片,向一旁的易定干搭话道。

「哎,老易,你以前用过这玩意没?」

「没有。」易定干摇了摇头,说:「都是用锄头挖地,哪用个机械啊,菜田里沟渠多,也不适合用拖拉机。」

李明坤又问道:「家志,这机子买成多少钱啊?」

陈家志抬头笑道:「不贵,3800块,你们什麽时候也可以去买一台回来。」

众人嘻了一口气,心情写在了脸上,周玉琼吱声道:「一台机子3800块说买就买,也就陈老板你能说一声不贵了。」

白燕也说:「3800块哦,就算崭新的自行车也能买10辆了吧。」

易龙听了后,纠正道:「一辆新的自行车要不了380块,两百多就够了。」

周玉琼打趣道:「小龙你知道的这麽清楚,是不是偷偷去问过了,想买车了呀,让你爸妈给你买呗。」

陈家芳和易定干接连警了周玉琼一眼,心里有些不满。

三家人为了准备下一茬菜,都相继投入了不少钱进去,家里没多少馀粮了。

易龙说:「我自己能挣钱,想买自行车会自己买。」

这时,陈家志也站起了身,调好气门和油门,紧拉绳手柄,猛拽两下,绳子又弹回震得虎口微微发麻。

汽油机突突咳两下,又熄火。

众人也不再说话了,屏气凝神的看着。

只见陈家志再度调试好,胳膊上的肌肉绷紧,再拉!

机身一抖,黑烟窜出铁皮罩。

陈家志又跟着把油门推到底,扶着握把,离合杆咔哒入档,顿时刀片飞转,泥块飞溅。

一经启动,就牵扯住了人们的眼球。

陈家志推着手把,一步步的往前走,机身突突的抖,手心被震得有点发麻。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敖德海看得目不转晴,只见新翻的地垄宽约1米,笔直如尺,土块不够细碎,但再旋一次就够了,无论怎样,都可比一锄头一锄头的挖轻松多了。

耕田,可从来就是个力气活,

陈家志推着机器从地块的一头耕到另一头,然后又转弯掉头往回走。

等再次停到原地时,翻出来的地垄刚好是长方形的四条边,后续再往中间来回走两次,一厢地就初翻完成,后续只需整理面,省去了诸多麻烦。

易定干赞叹说:「哟喂,用机子翻地翻得真快啊!」

其馀人心里也泛起了阵阵涟漪,翻地应当是种菜里最费时费力的工作了。

经年累月下来,菜农手掌上的老茧一天比一天厚。

如果有了这机器「志哥,你教我一下,我也来打一把地。」戚永锋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

「行啊,你个子大,手上有力气,用旋耕机打地很轻松。」

旋耕机抖动的厉害,力气越大,控制就越稳,戚永锋的身板是几个男工中最壮的。

「德海丶德良丶潘大成丶黄山丶张卫东你们也都一起听一下。」

「也不要靠太近了,等会刀片伤到人。」

不用他招呼,四人也都自动走上前来,其馀人只好在外围听着看着。

「这是油门丶离合器丶操作杆丶倒挡———」

陈家志指着一个个部位开始了基本介绍,简单介绍了下原理,以及如何调整主离合丶

油门丶倒挡操纵软轴拉线。

几人听得云里雾里陈家志也不奢求一下记住,等以后机器坏多了,多修理几次,大概就记住了。

他前世就这麽练出来的。

主要要注意的还是使用前的检查,以及过程中如何操控。

「左手紧握离合器手把,确保离合器完全分离,然后右手向前推动操纵杆—」

详细说了一次,便又启动了微耕机,他站在一边指导,让戚永锋试了一次。

「硬是安逸!」

「过瘾呐!」

「比用锄头挖地轻松多了!」

「志哥,志哥,让我再来一把!」

戚永锋丶敖德海丶敖德良三人相继尝试了一次,便交口称赞,戚永锋甚至还想再试一次。

陈家志想了想,早上他要去学车,旋耕机明早又得用起来,便说道。

「要得,你们三都再多试几次,从明天开始轮流打一早上地,打出来后跟着就整理面。」

「要得要得,顺序怎麽安排呢?」

「你们自己石头剪刀布。」

戚永锋当即要与敖德海丶敖德良一决胜负,可惜第一把就直接输了,遗憾落在最后。

其他菜农看了一会儿后,都陆续去忙地里的事。

只剩他们四个继续打地。

敖德海又去拿了锄头,陈家志指导其他人打地时,他就在打好的地上整理面。

打好的地土壤松散,只需勾出沟,再耙平睦面就完事。

很省力气,效率也比单纯用锄头挖地提升了不知多少。

又过了一会儿,一整块地就全部来回打了两遍,四个人都流了汗,但也意犹未尽。

敖德海问道:「陈老板,打完这块地用了多久?」

陈家志看了看手上的表:「我们五点出来的,这会儿也才六点过十几分。」

敖德海讶然道:「这块地也有差不多1亩,居然不到1个小时就打完了,是真快啊!」

戚永锋也说道:「省时又省力啊,志哥,你这旋耕机买得太对了!」

陈家志笑了笑,心里也很受用,如果早知道这时就有国产微耕机,他早买了。

进口的太贵,而人力又便宜,性价比不高。

但国产的就不同了。

他大致估算了下,一台国产微耕机只要累计作业面积达到450亩,就能收回成本。

这样看,不仅能大幅提高工效,节约劳力,保养得好,还能有经济效益。

再不济也能当消耗品,一两年就换新机器。

有了微耕机后,整地工作迅速推进。

发酵猪粪一车车的来,配合生石灰撒施后,就可以打地。

每天中午陈家志练完车回来,打出来的地都要多上四五亩。

13亩新租的地只用了三天就全部翻了一次,晾晒后又迅速平整面,一块块整齐的厢面在太阳下暴晒着。

7月的台风行情也告一段落。

先是本地的苦瓜丶丝瓜丶豇豆等恢复了过来,大量上市,随后北方的调运蔬菜也抵达南方。

菜价直接出现了大幅下滑。

陈家志在市场上的菜心降到70元/件,芥菜60元/件,芥兰60元/件。

依然比行价要高上两三毛每斤,但也一直有一批人买帐。

比刚开始反而卖得更快了。

每天到市场,一件件送货,几下就卖完收工,

「快枪手』的名号重出江湖。

给黑娃儿的菜同样拦腰斩。

每天只有200斤芥菜,200斤芥兰,价格也都跳水到了2.5元/斤。

这导致日收入大幅下滑。

7月20日早上,李秀数完钱后,脸上带有欣喜,也有满满的遗憾。

「只有3600多了呀!」

「该知足了。」

陈家志轻笑道:「我算了下,从台风后到现在,也卖了6万2了。」

李秀也挨着他说:「但这些天开销也大啊,微耕机丶小拱棚丶肥料前后花了16000多元出去,存着的钱买车够不够呢?」

陈家志说:「看买什麽车了,如果是洪安开的那种小解放,我问过了,四五万块钱就能买一辆,但拉的货太少了。」

「那就买个大点的吧。」

李秀摸了摸愈发浑圆的肚子,说:「就是还要再攒点钱。」

陈家志笑道:「等我拿了驾照也差不多了,你别思虑太多,肚子里这个,说不定哪天就想出来了。」

李秀点了点头。

陈家志早都不敢让李秀干活了。

谁也不能保证儿子会和前世同一天出生,万一哪天提前了呢。

可惜三姐和薛军没回来,不然三姐还能帮着照顾一二。

他既有点意外,也仿佛理所应当。

在农村,普遍流传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但也有人不想沾兄弟姐妹的光。

陈家芳和易定干是如此,陈家英也是如此。

陈家志清楚自家人秉性,都有点好面子和自尊心作崇。

何况种菜也确实不是什麽光鲜亮丽的活。

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先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向着下一个目标出发。

存摺里的钱没变,依然是6.6万元,家里还有8千多现金。

定个目标,先拿驾照买车吧,买了车后,八月末九月初的菜也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