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青澜御剑,入门(1 / 1)

第115章 青澜御剑,入门

知微毕竟刚入修行,虽偶然有灵光一闪,但真让知微教陈业习剑,依旧是天方夜谭。

和两个徒儿玩闹一阵子后,

陈业便及时收手,避免知微生气,让两个女娃回家睡觉。

开始独自练习青澜御剑术。

只是,此剑确实如李彦峰所言,修行起来非常艰难。

陈业苦修半夜,依旧不得甚解,直到熟练度面板一跳:

【青澜御剑诀:熟练度+1】

这时,之前一些不了解的剑诀奥义,瞬间明悟。

陈业精神一振,立刻沉下心神,开始全力参悟。

他有熟练度面板在身,寻常弟子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能领悟的剑诀奥义,在他这里却如厄丁解牛,进展神速。

一夜无话。

次日。

【青澜御剑诀入门:5/10】

陈业揉了揉太阳穴,只感头疼。

一夜的功夫,才能涨五点熟练度。

虽然按照这个速度,只需要二十一天,就能将号称紫霄峰最难修炼的剑诀,修炼至大成。

可陈业的目标不止是大成此时,天色尚且未明。

自从来到落梨院后,

两个徒儿便和陈业分房睡。

陈业很久没有关注过,两个徒儿的睡眠状态了。

「唉我真是又当师父又当妈又当儿童心理疏导师—」

「这两个小丫头,也不知被子盖好没有。」

陈业嘀咕着,放轻了脚步,悄无声息地推开隔壁厢房的门。

「嘎哎—.—」

徒儿的房门向来没有防备。

陈业轻而易举就推开房门。

屋内依旧昏暗,借着从门缝透入的微弱天光,勉强能分辨出床上那两个蜷缩着的小小身影。

青君白嫩嫩的小肚皮在微凉的晨风中一起一伏,让陈业看得直摇头,心想这丫头莫不是属泥鳅的。

他走上前,熟门熟路地替她掖好被子,免得这小东西着凉。

忽然,

陈业眉心一跳。

等等,青君刚刚是不是体型不对劲?

好似变大了很多。

陈业揉了揉太阳穴,莫非是昨日苦修剑术,导致今天出现幻觉了?现在仔细看去,分明和往常没有任何变化。

他有意想掀开被子,却听见青君软糯的嗓音:「师父?」

「青君?」陈业试探着轻唤了一声,声音压得极低,生怕吵醒一旁可能还在熟睡的知微。

青君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飞快地眨了眨眼睛,似乎想将那点不争气的湿意眨回去。

她吸了吸鼻子,这才将小脑袋从被子里挪了出来,闷闷地「嗯」了一声,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像是刚哭过一场。

那双水灵灵的凤眼又红又肿,像两颗熟透了的桃子,鼻尖也红红的,一看就是没少掉金豆豆。

「怎麽了这是?」陈业放柔了声音,伸手想去摸摸她的额头,看看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可是做噩梦了?还是哪里不适?」

青君却微微偏过头,避开了他的手,小小的身子往被子里缩了缩,声音依旧闷闷的:「嗯!青君做了好可怕的梦——但现在青君要睡觉!师父快出去!」

「好好好.—」

见此,陈业只得在青君通红的眼眸注视中,缓缓退出厢房。

这丫头,还没长大,就要和师父划清界限了?

卯时,晨曦微露,薄雾尚未散尽。

陈业准时来到了紫霄峰一处僻静的演武坪。

此处地势开阔,四周环绕着几株苍劲的古松,坪中央铺着青石,显然是弟子们平日练剑之所。

李彦峰早已负手立于坪中央,见陈业到来,他微微颌首,神色严肃:「陈执事,玉简中的剑诀可曾记熟?」

陈业苦笑道:「李教习说笑了,此剑诀深奥,陈某愚钝,只觉剑招繁复,对于那『青澜之意』,实在难以捉摸。」

李彦峰微微颌首,这倒在他意料之中,若是轻易便能领悟,那这剑诀也称不上紫霄峰的上品了。

他道:「无妨,今日我便为你讲解这「青澜之意」。所谓青澜,取自沧海之浩渺,碧波之灵动,亦有长空万里,青天无垠之意。御剑之时,并非单纯以灵力催动,更要将自身神意融入剑中,体悟那份飘逸与空灵—.」

李彦峰开始细致地讲解剑诀总纲,以及前三层心法要诀。

他讲解之时,时而并指如剑,虚空刻画,带起阵阵微风,模拟剑气流转;时而又引动自身灵力,在掌心凝聚出一缕淡青色的剑芒,演示剑意的凝聚与释放。

陈业凝神倾听,李彦峰不愧是紫霄峰教习,对剑道的理解果然深刻。

许多他昨夜百思不得其解之处,经他一番点拨,竟有茅塞顿开之感。

【青澜御剑诀入门:熟练度+1

【青澜御剑诀入门:熟练度+1】

这可比苦苦修行增长要快的多。

尤其是修行前期,最易受到点拨。

一个时辰后,李彦峰停下讲解,道:「理论说得再多,终究纸上谈兵。陈道友,你且尝试催动你的剑器,让老夫看看你的根基如何。」

他心中想着,这陈业身为灵植执事,恐怕疏于剑道,灵力运用或许精纯,但对于剑器的掌控,估计粗疏得很。

陈业点头,将身后那柄黑的铁剑解下。

他深吸一口气,依照方才李彦峰所授法门,尝试引动丹田灵力,循着《青澜御剑诀》

的特定经脉运转,而后缓缓注入铁剑之中,尝试用灵力御使铁剑。

但这铁剑实在是沉重。

灵力注入其中,响应也比寻常飞剑慢了数倍。

但没办法,现在陈业没有足够多的灵石,去重购柄一阶上品飞剑。

演武坪上,陈业身形凝立,费了半天力气,那铁剑剑身才发出一声低沉的喻鸣,剑尖微微颤动,却依旧没有离地飞起的迹象。

李彦峰在一旁看着,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哪怕早有心理准备,李彦峰也不由得失望,

他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出言指点几句,让陈业换一柄轻巧些的剑器,或是先从基础的控物术练起。

却见陈业一咬牙,体内灵力再次奔涌,那插在地上的铁剑终于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

剑身猛地一震,竟是颤巍巍地离地三寸。

李彦峰摇了摇头,沉声道:「陈执事,御剑之道,在于心剑合一,灵随意动。你这般强行催动,灵力散乱,剑意不凝,如何能成?罢了,你且看好,老夫为你亲身示范一番,

何为「青澜」之意!」

说着,李彦峰便准备从储物袋中取出自己的佩剑。

但转念一想,为了让陈业更直观地感受,不如就用他的剑器。

他走上前,伸手便向陈业手中的铁剑抓去,口中还随意道:「便用你的剑器,让你好生看看」

然而,他的手刚一接触到那朴实无华的铁剑剑柄,脸上的表情便是一僵!

「嗯?!」

李彦峰只觉一股远超预料的沉重力道从剑柄上传来,他下意识地加大了力道,才将那铁剑从陈业手中提起。

李彦峰乃练气八层的飞剑教习,自然不可能拎不动。

只是起初没预料到铁剑重量罢了。

「嗯?你这铁剑,足有上百斤了吧?」李彦峰眼皮跳了跳,「这不是灵宝门的制式低阶法器麽.」

铁剑,来源正是灵宝门炼制失败的弃品。

陈业解释道:「在下曾经重铸过此剑两次,第二次重铸时,其重量正好到百斤,掺杂了十五枚沉金。」

「沉金?」

李彦峰一惊。

沉金之名,他自然听过,那是出了名的重!一粒便有五斤重!

别看这铁剑是百斤,看上去不足称道。

可一旦化为高速飞剑·

其中威力,怕是会让任何对手绝望!

李彦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沉声道:「陈执事,你再尝试御剑一次,让老夫仔细看看。」

陈业依言,再次催动灵力。

这一次,他心中已有了底气。

因为【青澜御剑术小成:1/100】

「起!」

只听「锵」的一声,那沉重的铁剑一改之前笨拙,竟有一分灵动之意!

李彦峰险些咬到自己舌头,能将御时百馀斤的飞剑,此人怕不是七天内,就足以踏入青澜一层。

他记得当初的白离真人,便是五日一层!

「陈道友,你这剑道天赋,当真出乎意料,只可惜—」

李彦峰话说半截,顿觉不当,改口道,

「比我那不孝女,要强的多!哼,当初要她练习青澜御剑术,一个月的功法方才入门陈业无心插足别人家事,只是拱手笑道:

「哪里,只是以前天天使用此剑,熟能生巧罢了。」

他见李彦峰改口称呼道友,

更是打蛇上棍:「李教习,你我二人,现在都非宗门弟子,也无需文约约的称呼,你既比我年长,日后我便称你一句李兄!」

他这几天还指望李彦峰能倾囊相授,自然关系拉的越近越好。

况且此人地位虽不高,但也要看看跟谁比。

练气八层的飞剑教习,其战力远超同阶,更是不缺人脉!

李彦峰对陈业好感亦是上涨。

他沉浸于飞剑一道,又是教习,天生就喜欢陈业这种刚学飞剑展现天赋的修者。

于是闻弦知雅意:「也是,你我以飞剑结友,甚好甚好!」

不知不觉,日已偏西。

李彦峰看天色不早,便道:「今日指点便到此为止吧,贤弟,你之天赋令人汗颜。若有闲暇,你我可多切剑道,于你我二人,皆有益。」

此刻,他已然将陈业视作可以平等交流的剑道同修,而非仅仅是一个前来求教的执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陈业拱手笑道,「多谢李兄今日指点。」

两人就此别过。

李彦峰御剑返回紫霄峰的家中,心中依旧对今日之事感慨不已。

李秋云见父亲回来,神色似乎比往日轻松不少,便好奇问道:「爹,今日可是有什麽喜事?看您心情不错。」

李彦峰授须一笑:「还记得为父前些日子和你们说的傻子吗?」

「是那个用大量灵石兑换贡献点的?」

李秋云迟疑道。

一百灵石,换七十贡献点确实有点亏。

宗门里,不乏有年老的修者想要归家,归家前便会处理掉自己的贡献度换成灵石。

若是慢慢去寻,一百灵石足以兑换成八十五点贡献。

这一来一去,就是十五点的差距。

「是啊,谁曾想,那人飞剑天赋竟丝毫不逊色门内那些天骄!只可惜,修为低了点,

年龄大了点,恐怕修行天资不行。现在是本草峰的灵植师。」

李彦峰越说越是叹息。

本草峰的执事?

不会吧——

不会这麽巧吧?

李秋云手心暗自冒冷汗。

李彦峰兀自感慨着陈业的剑道天赋,浑然未觉女儿的异样。

他话锋一转,忽然想起了什麽,带着几分审视的目光看向李秋云:

「说起来,秋云你这些天晚上都去哪了?早出晚归的,行踪不定。莫不是-偷偷跑去帮那灵植执事照看他那两个宝贝娃娃了?」

李秋云闻言,顿时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俏脸涨得通红,急忙辩解道:

「爹!您胡说什麽呢!女儿女儿是去寻相熟的师姐妹,一同探讨修行心得,哪里是去帮什麽灵植执事了!」

「哦?如此甚好。但你给我记住了!以后不要接近那灵植执事,这麽大的年龄,成天寻你这种年轻女修玩闹,势必不怀好心!」

李彦峰冷哼一声,不悦地甩袖离去。

临走前,还不忘感叹道:

「倒是我那位陈贤弟,同样是灵植师,他却不忘修行飞剑一道,勤勉可加—」

然而,李秋云听到这话,却是愣住。

陈陈执事?

是陈叔?

本草峰上,常驻的执事有四五十名,而在燕国各地的,累积更有三四百名。

期间,时不时便有各地执事回宗述职这麽多执事,总不会这麽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