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看看能不能找到些宝贝(1 / 2)

('王家村,村委办公室。

沈南初握着电话,

“郭局,王家村后山发现的古墓虽简陋,但是是明末清初的,出土的三罐铜钱有明确年号,对研究咱宁安镇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价值。”

沈南初的声音顿了顿,

“这多亏了裴云舟和郑同伟两位同志。”

沈南初这话看似是单纯报喜,实则藏着小心思。多在郭局面前提两句,日后裴云舟跟郑同伟争取荣誉或机会都更顺理成章。

郭局摸爬滚打几十年,哪听不出这弦外之音,声音里带着笑意,

“南初啊,你办事我放心!不过这文物研究讲究量质结合,要是能再挖出些有年代的物件,那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沈南初要的就是这句话,立刻顺着话茬诉苦,

“郭局您说到我心坎里了!”

“可王家村就这一个墓,想多找文物得往运出跑,山路来回得四五个小时,靠腿走太耽误事。要是能有辆交通工具,哪怕是拖拉机,效率至少能提三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郭局带着点调侃问,

“就算我给你协调到车,你会开?别到时候车翻在山沟里,我还得派人去捞你。”

“您放心!”沈南初语气笃定,“前两年我跟着去部队慰问时,跟运输连的同志学过开拖拉机,拉着两吨化肥都能在山路上稳当跑,绝对出不了岔子。”

郭局被堵得没话说,笑骂一句,

“你这丫头早有准备”

“行!我跟农机站协调,明天一早让郑同伟去村口接车。”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宁安镇就这条件,别指望是吉普车,能有辆能跑的拖拉机就不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郑同伟就来传信,

“南初妹子!有人开了辆军绿色的拖拉机来了!”

沈南初和裴云舟到了村口就看见一辆浑身是泥的拖拉机。

车身锈迹斑斑,车斗的木板缺了一块,后轮的橡胶裂纹能塞进手指,排气管还冒着断断续续的青烟,活像个苟延残喘的“老古董”。

裴云舟的脸瞬间垮了,“这…跟村里老黄牛拉的板车比,也就多俩轮子。”

沈南初却绕着拖拉机转了两圈,敲了敲车身,

“能跑就行!后轮磨平了咱换,零件坏了咱修。”

“镇上废品回收站肯定有能用的东西,走,咱去淘淘。”

到了镇上的废品回收站,沈南初在一堆废铁里翻找还真让她找到了一辆被拆得只剩骨架的旧拖拉机,屁股还带着两个轮胎。

非常好。

沈南初又找了些能用的螺丝、垫片……

接下来的三天,沈南初几乎天天泡在拖拉机旁给拖拉机进行翻新改造。

裴云舟和郑同伟在旁边打下手,递工具、扶车身。

原本破旧的拖拉机一点点变样:两轮变四轮,漏油箱变双油箱,光秃秃的车斗多了货架……

第四天下午,改装终于完成。

沈南初坐进驾驶座,插入钥匙拧动,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起来,排气管冒出黑烟,在院子里稳稳转了一圈。

裴云舟和郑同伟兴奋地跳上货架,紧紧抓住扶手。

沈南初加大油门,拖拉机驶出院子,在村里的土路上跑起来。

虽然颠簸得能把人骨头颠散,却比走路快了不止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