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开荒(2 / 2)
等大家回过神,两口锅已经干干净净,仿佛被狗舔过一般。
一院子的师生,齐刷刷低下了头,尴尬在无声的蔓延。
宋苗赶紧搬出了宋南星的红泥小火炉,拿出了最大号的砂锅,倒了一暖壶开水,又搬出一袋磨得细细的玉米面,一边煮起来玉米糊糊,一边笑着解围道:
“第一次接这种大型活动,准备不是很充分。
还没有吃饱的校友,可得多等一会儿了!”
看到主人家还有得吃,大家齐齐松了一口气,纷纷的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
一方面为了避免尴尬,另一方面为了证明自己是真的吃饱了,师生们顾不上休息,直接拉着大队伍又回去开起了荒。
五十多口人,即便干活有参差,那也足足开了一亩多的荒地。
宋大邦来瞅了一眼,眸光一闪,拉着宋大志和宋苗嘀咕了一阵。
然后,这一片新开的荒地就成了宋苗家的自留地。
而宋苗家原来的自留地,则在罢园以后,收归生产队所有。
对此,也不是没有人表示不服。
宋大邦当即表示,不服的也可以效仿宋大志和宋苗家,自己开荒或者请人开荒。
新开荒的地,只要不超过一定范围,都可以留作自家的自留地。
宋家村很快就掀起了一股子开荒热。
只不过,大部分人既舍不得出钱,又舍不得出力,最多三分钟的热度,干两天就不干了,只有少数几家坚持了下来。
也就宋老三和宋秦氏一家、宋远达老爷子和宋李氏一大家子,以及本来就没有自留地,开多少得多少的下放三人组。
都说,新开的荒地土壤还没有被激活,无论瓜果还是蔬菜,长势都不会很好。
可宋大志和宋苗偏偏不信这个邪,除了上工,其他时间都耗在了后山脚下那一亩多的地上。
板结的土坷垃都被一一打散,大土块全都扒拉到了一边,垒了起来。
宋苗把家里的草木灰和农家肥全都贡献了出来,宋大志又去青岗林挑了十来担枯枝烂叶和腐土埋进了地里,整整养了大半个月。
等到宋家村挖红薯,红星中学放劳动假,宋大志和宋苗这才拉着宋立夏一起,打理起了这一亩多自留地。
豌豆、菠菜、莴笋、小白菜、大白菜、圆白菜、花菜、萝卜、胡萝卜、冬寒菜、红菜苔、大蒜、小香葱、韭菜……
只要家里有种子,宋大志和宋苗绝对不会吝惜力气和手段。
虽然单产是降低了一些,但架不住面积大,宋苗一家的总产量只多不少,甚至都有送给下放三人组、和做菜干寄给赵文义夫妇的,真是可喜可贺。
部分可以生吃的蔬菜,譬如豌豆、萝卜和胡萝卜,更是让宋立夏成为了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没有之一。
为了表示感谢,吃得最起劲的龚卓,还特意送了宋立夏一本当时最新款的语录作为回礼。
只是宋立夏刚拿回家,就被宋南星看到,并且“不小心”把某人写的前言给撕掉了。
宋立夏虽然心疼不已,却不敢苛责自家妹妹。
只是很久之后,现实证明了宋南星的正确性,也给宋立夏“幼小”的心灵来了一记大大的震撼。
尽管学工学农,走进工厂车间和农村田间地头的时间多,文化课学得少,读书无用的思潮对很多同学们影响都很大,动不动就说“我是中国人,干嘛学外文,不学abc,照当接班人”,鼓吹“成绩再好也要下乡,上大学全靠推荐”。
但“肩负四个人的未来”的宋立夏却不敢动摇,始终维持着班级前三,年级前十的优异成绩。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宋大志和宋苗可是真真会落到实处的!
所以,即便外面“风”再大,宋立夏都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