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宣盛世,可自此而启(2 / 2)
周既白上书,提出常平仓制度,在丰年购粮储备,灾年平价出粮,此举从前并非没有人提起,但实在是太难了,做这些的前提是,户部有粮啊。
谢明朔允了。
丰收的时候,苏拾卷行走于村落之中,风吹麦浪,收割的百姓知晓,他们是不能将这些粮食全都留下的,但今年的收成,交了朝廷的税,留给自家的也是不少,至少,家里不会饿死人了。
苏拾卷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步步的走过田垄之间。
“如今的日子,是比从前好过许多。”
苏拾卷长叹一声,至少,百姓都能活下去了,圣人所言的乐郊,他或许一生都不能见到,但眼前这一幕,已算得百姓心中的乐郊了。
苏拾卷想起,被他刻意遗忘的那本书,神女曾说,他是苏拾卷,所以,哪怕是神女,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
可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神女为这个天下,带来了希望。
那是圣人,一生都在盼望的事情。
他苏拾卷,何其有幸啊,得见希望。
那是大宣丰收的第一年,往后,粮食只会越来越多,直到天下无人饿死的那一刻,或许往后,还会出现昏君奸臣,或许百姓还会受到压迫,但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京城修建了一座粮仓,源源不断的粮食送到了京城,户部尚书那些时日,没事就去看着粮食入库,一车车的倒入粮仓,堆起了一座粮山。
“看到没,往后,这便是咱们户部的底气了。”
也会成为大宣的底气。
京城附近的村子,得了什么都是最快的,自然收成也是最好的,谢明朔亲自来给神女递了请帖。
竟是秋游的请帖。
神女很少接受他们的请帖以及邀约,他一向知道,但这一次,他想要试一试,他希望神女去看一看。
姜芜应约了,她知道,谢明朔想要她去看什么。
那是京城附近收成最好的村子,村里人也知晓,秋收以后,总有穿着富贵的大人来瞧热闹,原本,村里人,总还是诚惶诚恐的,但见得多了,倒也不足为奇,一心都放在粮食上了。
乖乖,便是村里种田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的田,也不曾见到这样的收成,那稻谷往自己家里一堆,人都得不错眼的盯着,生怕这是一场梦,梦醒了,稻谷就没了。
神女今日倒也有意换了一身寻常些的衣裳,只是气质实在出尘,让人无论如何都忽视不得。
谢明朔和神女一起走过田间的道路,走过堆满稻谷的农家院落,碰上用午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炊烟。
谢明朔看着一户人家在院子里用午食,一人端着一个碗,压着敦实的饭食,自然不都是细粮,多是粗粮,但总归,他们能吃饱肚子了。
神女自然也看到了。
“过去千年,朝代更迭,这样的画面,却也是极少见的。”
走出这个村子的时候,一路无话的二人终于开了口,神女说的随意,可谢明朔,竟是觉得双眼泛起微微的热意。
“汝说,这会是开始吗?”
“大宣盛世,可会自此而启?”
神女在问谢明朔,又好像在自言,这一次,神没要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