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集:阪泉风紧-墨者悯民(2 / 2)

姜石年捏着粟种,指尖能感觉到种子里蕴含的微弱灵气,突然想起族里老巫说的“灵物养人”——这哪是普通的粟种,分明是能救命的宝贝。他抬头看向墨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墨先生,您这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来了?”

“家底没了能再种,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墨玄笑着拍掉手上的种子壳,转身对围过来的流民说,“想种粟米的,跟我来。我教你们凿渠,教你们堆肥,只要肯下力气,就不会饿肚子。”

流民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细碎的欢呼,几个年轻的汉子立刻扛起地上的石锄,跟着墨玄往南边的荒地走。小女孩的母亲抱着孩子,也颤巍巍地跟在后面,嘴里不停念着“多谢墨先生”。

姜石年看着墨玄的背影,突然对身边的族人说:“把部落里的石斧、木犁都拿些来,再派十个懂种田的,去帮墨先生。”

接下来的三天,墨玄几乎没合眼。白天带着流民凿渠、翻地、播种,用炭笔在木简上画“堆肥法”的步骤,连“秸秆还田”“草木灰拌种”的细节都标得清清楚楚;晚上回到草屋,还要梳理白天的灵气消耗——这几日他频繁用灵气滋养种子、安抚流民,道基里的灵力竟有了松动的迹象。

第三日傍晚,当第一股清水顺着新凿的渠道流进下游的田垄时,流民们激动得围着渠道欢呼,连有熊氏的士兵都跟着拍手。墨玄站在田埂上,看着浑浊的水流漫过干裂的土地,突然觉得道基里的灵力猛地一涌——周身的灵气像被无形的漩涡吸来,顺着经脉往丹田汇聚,原本金丹期的壁垒“咔嚓”一声裂开,淡金色的元婴在丹田中缓缓成形。

他闭了闭眼,感受着元婴带来的清明——这是他穿越到洪荒后,第三次境界突破,每一次都不是靠“闭关苦修”,而是靠“做事”:帮伏羲画八卦、陪神农尝百草、现在又帮流民种田。原来“儒门”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说的“慈悲济世”,真的能化作修行的助力。

“墨先生!”轩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串用兽牙串的项链,上面还挂着一块淡玉,“这是我们有熊氏的‘护灵佩’,能聚灵气,你收下。”

墨玄接过佩饰,指尖触到玉石的微凉,刚要道谢,就见远处的天空中,一道淡红的光掠过——那是虎族的“信仰灵光”,最近常出现在各部落上空,听说虎族为了争“瑞兽”之名,已经吞并了三个小部落。

紧接着,又有一道淡蓝的光从西边飘来,那是龙族的“行云气”,据说龙族在泜水下游筑了祭坛,让部落族人日日祭拜,就为了在圣人面前多挣些“功德”。

轩辕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冷哼一声:“这些灵兽,为了那‘生肖’的名头,打得头破血流,哪像墨先生,踏踏实实做事。”

墨玄笑了笑,将护灵佩系在腰间:“各人有各人的道。他们争他们的,我们种我们的田。”

可他心里清楚,阪泉的平静怕是维持不了多久——方才他感知元婴时,隐约察觉到北边蚩尤部落的方向,有一股浓郁的“戾气”在汇聚,比虎族、龙族的灵光凶戾百倍。

果不其然,当天夜里,守在北边的士兵匆匆来报:“黄帝!姜首领!蚩尤部落的人往阪泉来了,带着石矛和兽骨箭,看阵仗,是要开战!”

帐篷里的火塘猛地爆出一串火星,轩辕抓起青铜剑,姜石年也握紧了骨刀。墨玄站在帐门口,望着北边漆黑的夜空,指尖的灵气微微震颤——阪泉之战,终究还是要来了。

下集预告:蚩尤兵临阪泉,墨玄以智御敌,元婴初显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