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集仙亭论道悟本源-灵植示警藏危机(1 / 2)

('昆仑仙境的风都是软的。墨玄坐在玉石铺就的亭子里,指尖捏着半片刚摘下的悟道茶叶,看着茶汤里漂浮的白色灵花慢慢舒展。这灵花的花瓣薄得像蝉翼,沾着的灵气落在水里,竟漾开一圈圈淡金色的涟漪,顺着杯壁缓缓往上爬,最后又轻轻落回茶汤里,像是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这悟道茶是昆仑深处的‘岁寒枝’所产,十年才开一次花,百年才结一次果。”白袍圣人端着茶杯,指腹轻轻摩挲着杯沿,声音温和得像这亭外的风,“寻常修士喝一口能清心三日,你们能连着喝两杯,可见道心根基不浅。”

孔丘放下茶杯,拱手行礼:“多谢圣人赐茶。晚辈观这昆仑仙境,灵气纯厚却不张扬,草木有灵却不喧嚣,想来是圣人常年在此悟道,才让这片土地有了这般平和的气息。”他说着,目光落在亭外不远处的瑶池边——几只仙鹤正低头啄食池边的灵草,动作慢悠悠的,连翅膀扇动的幅度都透着股从容,和望云坡上那些时刻警惕天敌的鸟兽截然不同。

墨玄也跟着看向瑶池,手指却悄悄碰了碰怀里的昆仑石。石灵昨晚说过,昆仑仙境看似平静,实则藏着不少玄机,尤其是圣人提到的“其他求道者”,来历不明,心思难测。他正想着,就见怀里的昆仑石轻轻动了一下,传来一阵“细”“躲”的微弱感应,像是在提醒他有东西在靠近。

“哦?说曹操曹操到。”白袍圣人突然笑了,指着草原尽头的方向,“那几位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求道者,有来自南方火族的修士,有西方教的苦行僧,还有东边海岛上来的巫祝。”

墨玄和孔丘顺着圣人指的方向看——远处的草原上,几个身影正慢慢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个穿着红色长袍的汉子,身上带着淡淡的火灵气,每走一步,脚下的青草都会微微发红,像是被火烤过一样;跟在他后面的是个穿着灰色僧袍的僧人,手里拿着一根锡杖,赤着脚,脚底板上满是老茧,显然走了很远的路;最后面的是个穿着蓝色巫袍的女子,头上戴着用贝壳串成的头饰,手里拿着一个龟甲,走路的时候,龟甲会时不时发出“咔哒”的响声。

“那火族修士叫赤焰,修的是‘焚天诀’,性子急,但心是热的;那僧人法号‘了尘’,修的是‘苦行禅’,能在火里坐禅三天三夜不皱眉;那巫祝叫灵汐,修的是‘龟甲卜算’,能通过龟甲看到未来的碎片。”白袍圣人一边介绍,一边给墨玄和孔丘续上茶,“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为了求道而来,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

说话间,三个求道者已经走到了亭外。赤焰率先走进亭子,看了墨玄和孔丘一眼,粗着嗓子说:“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两个毛头小子(还有一只猫?不对,这猫身上有灵气,是修士!)。圣人,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论道啊?我都等不及想听听其他人的道了!”

了尘和尚双手合十,对着白袍圣人行了一礼,又对着墨玄和孔丘微微点头,声音平静:“阿弥陀佛。施主们好,贫僧了尘,来自西方极乐土,此次前来,是想和诸位道友探讨‘苦’与‘乐’的真谛。”

灵汐则走到亭边,把手里的龟甲放在石桌上,轻轻敲了敲,龟甲上立刻浮现出几道淡淡的纹路:“圣人,诸位道友,我刚才卜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咱们此次论道,会有‘意外之喜’,但也会有‘潜藏之危’,还请大家多留意。”

墨玄心里一动——灵汐说的“潜藏之危”,会不会和昆仑石提醒他的“细”“躲”有关?他刚想开口,就见亭外的草地上,几株原本长得好好的灵草突然开始微微发抖,叶子也慢慢卷了起来,像是在害怕什么。他赶紧用【万物沟通】探了探,金线刚碰到灵草,就传来一阵“冷”“爬”的感应,像是有什么冰冷的东西在地下爬,正往亭子这边来。

“诸位道友,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周围的灵气有点不对劲?”墨玄站起身,指着亭外的灵草,“你们看那些草,好像在害怕什么,而且我能感觉到,地下有东西在动,速度很快,正往咱们这边来。”

赤焰皱了皱眉,走到亭外,蹲下身子摸了摸地上的灵草,又感受了一下周围的灵气,脸色一变:“不好!这是‘地脉寒虫’的气息!这种虫子藏在地下,以地脉灵气为食,平时不会出来,但一旦被惊动,就会攻击附近的修士,它们的口器能吸干修士的灵气,而且身上的寒气能冻结灵气通道,很是难缠!”

了尘和尚也走到亭外,双手合十,嘴里念着经文:“阿弥陀佛。这地脉寒虫是昆仑仙境的本土妖兽,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想来是咱们刚才说话的声音太大,惊动了它们。施主们别慌,贫僧的‘佛光普照’能暂时挡住它们的寒气,咱们先把亭子周围的灵气布成屏障,阻止它们上来。”

灵汐则拿起石桌上的龟甲,又敲了敲,龟甲上的纹路变得更清晰了:“卦象显示,这次来的地脉寒虫不多,只有十几只,但其中有一只‘虫王’,实力很强,咱们得小心应对。圣人,您有什么办法吗?”

白袍圣人站起身,走到亭外,抬手对着地面轻轻一挥,一道白色的灵气立刻笼罩住亭子周围的草地,灵气落在地上,形成了一道半透明的屏障:“我这道‘昆仑屏障’能暂时挡住地脉寒虫,不让它们上来。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地脉寒虫的牙齿很锋利,能咬穿普通的灵气屏障,咱们得想个办法把它们引走,或者消灭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