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套心(1 / 1)
张延在三国剧组待了两天,赤裸裸的宣誓完主权之后,这才准备动身返回京城。
临行时,众多演员对它都是恋恋不舍,饰演刘备的孙岩军握着后视镜,动情的道:「没了这车,以后再想吃驴肉火烧可就难喽。」
虽然演员们薪酬都不是很高,但还不至于吃不起饭,主要是离着城市太远了,根本赶不及。
所以张延这两天的最常干的事,就是载着没有拍摄任务的演员去城里大采买,来来回回走了五六趟,光是驴火就捎回来两百多个。
上车前,张延又拉着陈虹反覆叮嘱:「那个演吕布的张广北,每次一见你就面红耳赤的,肯定没憋什麽好心思,你可千万严防死守别让他占了便宜!」
陈虹好容易才忍住没翻白眼,心下暗暗吐槽张延实在双标,一边在外花天酒地的,一边却恨不能把自己拴到裤腰带上。
但这总比张延一边花天酒地,一边对自己不闻不问要强。
所以陈虹最终还是乖巧的应了。
张延开着车驶出山沟沟,又特意去城里最正宗的老店,买了两坛子刚卤好的驴肉,搭上几十个火烧。
虽然保定驴火更有名,但平时在京津冀吃到的,其实大多都是河间款驴火,主要保定驴火是现杀现卤的,而河间驴火可以提前置备,更适合商家贩售。
等回了京城,他先给史铁升老师送了一坛,另一坛则直接带到了魔岩文化,请郭川林丶张佩仁等人大快朵颐了一番。
经过半个月的筛选,张佩仁目前已经确定了首专的十首歌,除了黑豹版《梦回唐朝》之外,其馀九首都要从头录制。
目前他正跟百花录音棚协调,准备到时候把九支乐队集合起来一气呵成。
扯了半天闲篇,张延下午准备回家的时候,郭川林又喊住他道:「小张,窦维估计过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咱们聚一聚,也顺便开导他一下。」
得~
看来得给车上做个大扫除了,至少藏在座子底下的保险套得赶紧收走。
回到公寓楼下。
张延正猫着腰在副驾驶捞『气球』呢,就听车窗被人敲了几下。
抬头一瞧,竟然是余桦。
「余哥?」
他忙推门下车,纳闷道:「你怎麽知道我回来啦?」
「中午我和莫岩丶苏彤丶刘振云,一起在铁升家吃的驴肉火烧。」
余桦说完纠结了一下,还是恋恋不舍的递过来一个信封。
「什麽玩意儿?」
张延接在手里,拨开一瞧,里面却是一叠人民币,他不由皱起了眉头,反问:「余哥,你这是什麽意思?」
「没什麽意思。」
余桦叹了口气,道:「我和陈……我和你嫂子商量了一下,觉得这钱太多了,我拿了一千,剩下的……」
没等他把话说完,张延就把那三千块钱拍在了他胸脯上,不以为然道:「这有什麽,你踏踏实实拿着就对了——拍GG本来给的就多,陶荭拿了六千,你怎麽说也是小有名气的作家,拿四千不算过分。」
听说那小姑娘拿了六千,余桦『嘶』的倒吸一口凉气,但想想人家小姑娘是卖艺又卖身,心里顿时又平衡了不少。
他捏着那钱,感慨道:「怪不得莫岩丶苏彤都争着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影视圈是真赚钱啊!」
其实畅销小说也能赚到不少,张延两本书差不多能拿到30万,当然这话就没必要当着余桦说了。
见他没有再推让的意思,张延也就没再提钱的事儿,一边招呼着余桦往楼上走,一边询问他那小说有没有什麽进展。
「唉~」
余桦刚沾沾自喜的收起钱来,那股『失而复得』的喜悦,就被这个话题给冲散了,他无奈摇头道:「不瞒你说,我几天就写了俩字:《活着》——本来以为已经打好了腹稿,可写出来东西怎麽也不是个味儿。」
这话莫名有些熟悉感。
对了,好像某中年作者就常用这个理由请假。
不过余桦这个应该是真的遇到瓶颈了。
「别急,慢慢来呗。」
张延边开门边宽慰道:「纯文学小说十年磨一剑的多了。」
「我可等不了这麽久。」
余桦苦笑道:「要是半年还迈不过这道坎,我就只能先写点别的了。」
那其实也挺久了。
换成张延估计最多死磕俩个月就会放弃。
「其实……」
推门进到门里,张延还要再说些什麽,却忽然发现书桌上放着十来个保险套,粗略的摆出一个『心』字。
不用问,这肯定是陈虹的手笔。
这大概既是在纵容张延,也是在提醒他千万别捅出大篓子,更是在暗示:人可以出轨,但心不行。
啧~
想想自己上午离开剧组时,还再三叮嘱陈虹不要给张广北占便宜的机会,张延多少就有点羞惭。
但羞惭归羞惭,下次他肯定还会这麽干。
至于什麽激情戏,那更是想也别想!
他不动声色的拉开抽屉,把那些保险套全都扫进抽屉里,然后才招呼着余桦落座道:「余哥,既然你那新书写不出来,要不要转换一下心情?」
余桦好奇道:「转换心情,怎麽个转换法?」
「给咱们拍GG那个管唬,搞了个本子想拍成电影,我给改了改,但总觉得还不够深刻,你要是有时间的话,不妨帮着再掌掌眼——放心,肯定不能让你白忙活。」
「别!」
余桦忙道:「你还不如让我白忙活呢,这样心里还踏实点。」
「那回头我让他把剧本给你送去?」
「成!」
余桦爽快点头道:「正好我也想见识一下电影剧本是怎麽一回事,以后有机会咱也改编个电影试试。」
他今天中午多少受了些刺激。
莫岩的《红高粱》改编成电影后获奖无数,现在苏彤的《妻妾成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又在威尼斯拿了银狮奖,眼见也要异军突起。
有这两个成功案例在,余桦对改编剧本很有些心向往之。
两人闲扯了一下午,除了聊文学就是聊圈里的八卦,到傍晚余桦非要请客,于是就近找了个地方吃的涮羊肉。
晚上余桦酒足饭饱回到出租屋。
他女朋友陈荭听到动静,立刻迎了出来,有些紧张的问:「怎麽样了,那笔钱……」
虽然两人商量后,一致认为应该退掉大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真就舍得放弃这笔钱。
「跟咱们猜的一样,原封未动。」
余桦掏出信封,弹了一下道:「我又顺带揽了个活儿,帮着人改改剧本。」
「这个张延可真是够大方的。」
陈荭松了口气,忙又叮嘱道:「你这回可千万别收人家钱了。」
「放心。」
余桦无奈道:「反正《活着》一直不出活儿,我正好拿来换换脑子。」
陈荭闻言,建议道:「我看了你那些废稿,感觉代入感还是很强的,可又莫名隔了一层——你有没有想过,乾脆换成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我?」
余桦念叨着,忽然眼前大亮,冲上去抱起女朋友就开始转圈:「第一人称,哈哈,我怎麽就没想到呢!哈哈哈,这本书就该用第一人称!」
当天晚上,余桦就文思泉涌写了八千多字。
第二天创作激情依旧,不过张延已经让人送来了剧本,余桦想着还是先还人情要紧,所以便把创作放到一边,开始帮着修改起了《头发乱了》的剧本。
整体架构他没动,主要是就是对台词做了些优化,又添了一两个他认为和剧本很搭配的段子。
虽然都是些小改动,但细品下来剧本的深度和台词的精炼程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