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前年後(1 / 1)

第122章 年前年后

最终付出了三张照片和底片,姜珊才总算作罢。

本来上午张延是准备去见一下小陶荭的。

结果脸上被姜珊挠了两道,也不好意思再跟她碰面,就把带来的礼物交给了门卫。

这两道挠痕给他带来的麻烦不止如此,等回到家被父母看到,足足被盘问了一下午。

张延一口咬定,这是客串拍戏时出了点小意外,老两口最终半信半疑,可又不敢找陈虹求证——万一儿子是在撒谎,那不全露馅了?

年前的繁杂喧嚣且不细说。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守在客厅里看春晚,张兴国看看左右,感叹道:「要是明年能多一个人就好了。」

「多两个才好呢!」

孙晓红紧接着又给加了码。

「这不合适吧。」

张延明知道父母是什麽意思,还是故意装傻道:「芳芳还小呢,虽然学校里有人找她表白,但我还是不赞成她现在就谈恋爱。」

张芳的眼睛一下子瞪的像铜铃,愤然道:「哥,不带你这麽坑人的!」

但老两口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了,扯着女儿问东问西的,生怕她在外面吃亏上当。

直到牛群冯龚的《点子公司》出现在荧幕上,老两口才暂时放过了女儿,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虽然他们对《点子公司》赞不绝口,但今年的相声已经明显干不过小品了。

赵丽蓉老师的『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蹿两呀两回头』,赵奔山的『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至于压轴的《姐夫与小舅子》,则依旧彰显出了初代小品王的实力。

而在春节过后,《雪山飞狐》也正式开播了,而且热度相当的高,虽然还赶不上《天津卫》,但也已经达到了现象级热播的程度。

在家待到初六,张延就一个人先回了京城。

趁着年节气氛还在,他把陶荭接到公寓里,帮着补了三天文化课,又把自己打听到的中戏丶北电艺考情况,给她好好科普了一番。

相比最近搞起了小动作的周滔丶一心想要赚回照片的姜珊,陶荭这姑娘就让人省心多了。

一贯的不吵不闹,又什麽都肯配合。

这期间,冯龚找上门来给封了个大红包,陈道铭也登门送了些年货。

到正月十一。

张延这才转奔津门。

刚到电视台报导,就听到了个好消息,翻译成港式粤语的《天津卫》,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大受好评,陆续又有两家电视台买下了转播权。

银都正准备再接再厉,把这部剧卖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去。

趁着这股东风,林台长正式调到了中xuan部,以后得改口叫林司长了,马原继任了台长之位,阎晓铭也升了副台长,依旧兼管电视剧制作中心。

伴随着这一系列人事调动,电视台的上上下下也终于重回正轨。

在马原的支持下,更多更大的选秀小组,陆续被派往了四面八方。

因为郭川林的劝说,张延这次也把摇滚乐给捎上了,不过仅限于鄙视链底端的流行摇滚乐——张延从不觉得流行摇滚LOW,但摇滚圈目前就是这个看法。

与此同时,田振也终于答应加入了圆梦唱片,这一来签约艺人就达到了五人——陈虹丶王露瑶丶韩荭丶韩垒丶田振。

很明显呈现出阴盛阳衰之势。

看来这次《我为歌狂》,需要重点发掘一下男歌手了。

到正月十八,也就是阳历1992年2月21号。

在南方老家待了整整一个月的陈虹,终于也回到了津门,两人小别胜新欢,别墅二楼的摩斯密码发的震天响。

结果因为陈虹喊哑了嗓子,原定的练歌时间,不得不又往后推了几天。

直到月底,她才进入了录音棚。

陈虹的嗓子条件其实还可以,只是比王露瑶更缺乏辨识度,而且也唱不上高音。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她『快』不起来——这个快既是指速度丶也是指欢快的程度。

这就有些麻烦了。

附和《我为歌狂》这个主题的歌,她很难唱出韵味来;而她能唱出感觉的歌,又基本不符合《我为歌狂》这个主题。

「改!」

最后张延一咬牙,拍板道:「你哪首歌唱的最好,咱们这个节目就跟着改成什麽名!」

一句话把旁边的王露瑶羡慕的不行,心说老板娘的待遇就是不一样,以前只听说歌手迁就节目,这还是头一回听说节目为了迁就歌手而改名的。

陈虹自然也很感动,但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甚至表示可以换人演唱主题曲,反正她也不缺这点曝光度。

这张延肯定不能答应。

主要这主题曲除了陈虹,给谁都容易引发其它人的不满。

好在这个问题最终被张藜老师给解决了,他在一些关键地方插入了童声合唱,既不显得喧宾夺主,又能渲染出昂扬向上的青春气息。

最终这首歌被命名为《想唱就唱》——歌词曲调和十五年后那首歌完全不一样,但核心主题却是惊人的相似。

在初步敲定这首歌之后,趁着陈虹加紧时间练歌,张延又开始铺垫王露瑶的炒作之路。

先前和王晶花探讨打官司成名的套路时,其实有一个关键点没能解决,那就是怎麽让这场官司成为真正的焦点。

因为是和电视台打官司,电视台肯定不能播出相关讯息,否则那不是明摆着说自己是在唱双簧吗?

而通过其它报纸宣扬,总觉得差了点意思,或者说少了能彻底炸出圈的爆点。

于是张延就想了一个歪点子。

…………

最⊥新⊥小⊥说⊥在⊥⊥⊥首⊥发!

3月2号。

「RU者,nai也。妇人胸前之物。其数为二,左右称之。发与豆蔻,成于二八。白昼伏蜇,夜展光华……」

津门妇联的主任,看着摆在自己眼前的文章,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你这个小同志可真是……这叫我们妇联的同志,怎麽好意思在法庭上念出来嘛。」

「这是革命文章!」

张延一本正经的道:「民国的『天乳运动』可是妇女意识觉醒的象徵之一,而这篇《乳赋》又是其中的代表,我觉得由咱们妇联的同志重提这篇文章,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这是继往开来丶这是不忘初心,我觉得咱们妇联就应该放心大胆的念丶挺胸抬头的念丶义正言辞的……」

「好了丶好了!」

妇联主任拦住张延的话头,哭笑不得道:「怪不得人家都说你长了副铁齿铜牙,被你这一说,我们要是不念出来,都快成忘本的罪人了。」

说完之后,她又郑重点头道:「这几年我们妇联的声音越来越弱,也确实应该闹些动静出来了。」

见妇联主任收下这篇《乳赋》,张延也是悄悄松了一口气。

还好这真的是一篇『革命文章』,否则就凭里面那露骨的内容,谁好意思在法庭上念出来?

但只要妇联的人当庭念出来,那这事儿就肯定能变成爆款新闻。

说不定还能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呢。

跟阎晓铭一起辞别妇联的人——阎晓铭的母亲是津门妇联的创始人之一,所以这事儿是他帮着牵的线。

回去的路上。

阎晓铭有些感慨的道:「你这鬼主意真是一个接一个——这样也好,有了你在,我就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节目了。」

见他说的郑重,张延好奇的问:「阎台长,您准备搞什麽节目?」

阎晓铭铿锵有声的道:「反腐倡廉纪实大案!」

张延:「……」

整个津门台也就是他敢搞了。

回到电视台。

张延本想把妇联接下『状纸』的好消息,透露给王晶花和王露瑶,结果半路遇见刘卫东,听他说有个小伙子找上门来,自称是四哥推荐的。

郭四哥不是在忙着办签证吗?

「我们就是在办签证的时候认识的。」

那小伙展示了一下背上的吉他,解释道:「当时排队的人多,四哥看我背着吉他,就跟我聊了起来。」

「噢,那还真是巧了。」

张延冲他伸手道:「兄弟贵姓啊?」

「免贵姓郑,郑军。」

【PS:详见作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