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夫妻两做白日发财梦,恨不得零成本(1 / 1)
收钱的功夫,顾青萝低声说了一句:“四哥,去看看怎么回事。”
顾四撒腿就跑。
不一会儿,他就气哄哄地从巷子口跑回摊子上,气急败坏地骂,“真不要脸啊,咋有这么不要脸的人,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怎么了?”顾青萝平静地问他。
“还能怎么了,还不是那个汪氏,她今天就跟咱们抢生意了。她也炸了干鱼,卖八个钱一份。”
怪不得。
汪氏就摆在莲花巷子口,她还在热情地吆喝:“炸鱼干啊,新鲜的鱼,又香又脆,老人吃了腿不疼,小孩吃了长高个,我这便宜,只要八个钱一份。”
瞧瞧,就连吆喝的广告语都是照抄顾青萝的。
昨日就听说这鱼干能补……
补钙,就是嫌弃那家卖得太贵了,今儿个就有人卖得便宜,早就想买来尝尝的人立马付钱。
你一份我一份,没一会儿的功夫,汪氏炸的五十份鱼干就销售一空了。
汪氏眉开眼笑,还在招呼客人:“明儿个还有,你们再来买啊。”
顾青萝淡淡地看了一眼,汪氏似乎料到她就在一旁,故意高声冲她儿子说:“走,儿子,娘今天赚了钱,你们想吃什么,娘都给你们买!”
刘光宗刘耀宗高兴地拍手,十一二岁的年纪肥头大耳,满身肥肉:“好哎好哎。”
“我要吃蜜饯。”
“我要吃龙须糖。”
“买买买,想吃什么娘都给你们买。”汪氏得意地高喊:“你娘可不像某些人,抠抠搜搜,连根鱼干都舍不得,穷鬼一窝。”
顾四撸起袖子就要冲上去,顾青萝一把将人拉住,淡淡地问他:“你做什么?”
“她又骂咱们。”顾四气恼地嚷嚷道。
顾青萝冷眼瞥了汪氏,平静地问顾四:“狗冲你叫你要叫回去吗?”
她太平静了,火爆脾气的顾四被她一望,也立刻平静了下来,嬉皮笑脸,“不不不,我可不会跟一个畜生一般见识。”
汪氏也同样是一身肥肉,听到顾青萝和顾四骂她,气得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叫:“你骂我是狗?”
“我骂你了嘛?”顾青萝佯装无辜:“我只是让我四哥别跟畜生一般见识,你是畜生吗?”
汪氏龇牙:“……”
是?
不是?
说是的话,她就自己骂自己。
说不是,那她就白白挨了顾青萝这一通骂还不能反驳!
汪氏气得龇牙咧嘴,哑口无。
顾青萝心情大好,“走,四哥,饺子还没有卖完呢,卖饺子去。”
“好嘞。”顾四得意地冲汪氏挑眉。
之前他们跟汪氏对上,总是他们落下风,顾四早就一肚子的气了。
如今有了小妹之后,不跟汪氏吵,却能气得汪氏有苦说不出,呵呵。
小妹真好!
顾四屁颠屁颠地跟在顾青萝的身后,就像是个小跟班似的。
除了昨天预定的二十份卖出去了,还剩下十份卖不动了,顾青萝最后也只得按照八个钱卖,等到饺子收摊,也还有四份没卖出去。
顾青萝想得开:“四哥,给大哥送两份到书院去,让他当零嘴吃,顺便问问盒饭的事情问得怎么样了。”
顾四笑眯眯地捧着两份鱼干,“好嘞,我这就去。”
汪氏带着两个儿子买完了东西回家,刘红红提着一张小桌子和一些东西跟在后头。
刘光宗手里提着一袋子蜜饯,刘耀宗手里提着一袋子龙须糖,两个人一路吃,刘红红只能咽着口水,艳羡地看着两个弟弟手里的吃的,时不时地咽口口水。
走了一路,就快走到家了,刘红红这才鼓起勇气,“娘,我也想吃个蜜饯。”
汪氏冲她翻了个白眼:“想吃蜜饯?你有啥资格吃蜜饯?你赚到一个钱了嘛?让你去河边捕鱼,你连捕鱼的网都能丢了,害得我还得重新买一副,你有啥脸吃蜜饯啊?”
刘红红低下了头,再不嚷着要吃了。
汪氏得意的冷哼,“赔钱货,要你有什么用。”
她能赚钱,一个月赚九两银子,一年就一百两,一百两,儿子娶媳妇的钱够了。
刘志贵是未时三刻到的家,他手里提着一个桶,兴致冲冲,“媳妇,媳妇,今天生意咋样?”
汪氏将一篓子钱全部倒在桌子上,她算了两遍,这是第三遍了,“咱们卖了五十份鱼干,一份八个钱,这里足足有四百个钱!”
刘志贵眼睛一亮:“这么多!”
“除去油钱面粉钱杂七杂八的,咱们能净赚三百个。”汪氏一脸神采飞扬,向往着未来的大好时光:“一天三百个,十天就三千,三千就是三两,一个月就是九两银子啊!一年,一年就,就……”
汪氏算不来这么大的数字,就了半天。
刘志贵脱口而出:“一百零八两。”
汪氏激动地话都说不清了,“多,多少?”
“一百零八两。”刘志贵重复了一遍,也在颤抖。
他在酒楼当跑堂伙计一个月也就赚二百文钱,一年到头也就二两半银子。
“那十年呢?”汪氏又问。
“十年就是一千零八十两。”
“二十年呢?”
二十年?
刘志贵也没算过这么大的数字,“反正有两千多两。”
“那咱们发财了啊!”汪氏差点蹦起来。
刘志贵眼睛都在冒星星:“媳妇,你可太能干了,比我赚得多多了。”
他媳妇十天赚的就能当他一年了。
汪氏仿佛已经看到两千两银子摆在她眼前,儿子不仅能娶一个媳妇,他们能娶十个!
腰杆子硬了,说话也有底气了,“那可不,我干啥不行?儿子一生我就生俩,钱我也能挣,挣的还多,你可得对我好一点,不然我就带着儿子改嫁。”
反正她有一门赚钱的手艺,拉着两个儿子她也是个香馍馍。
刘志贵谄媚地点头哈腰:“那是那是,我肯定对你好,不然我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媳妇,一个月就能赚九两银子呢!”
汪氏听到九两银子,突然泄了气:“你说要是油能不花钱多好啊,我一天四百个钱就净赚啊!”
刘志贵算了算,一天四百个钱,一个月就是十二两银子,比一个月九两银子还多三两。
一个月是没见多少,可一年呢?
十年呢?
二十年呢?
那得少赚多少啊!
刘志贵早就有了盘算,他就是为这个事回来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