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争执(1 / 2)

('“殿下,书局那边的几位编辑说,之前您给他们定下的书籍整理都已经整理完毕了,想请您过去看一下。”明月走上前,开口道。

王卓君快速将手中的平板收了回去,起身跟明月一起朝着曲台殿走去。

刚走到曲台殿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几人争执的声音。

王卓君皱起了眉头,怎么她每次来都听到的这群人在吵架?

“你以为你是什么人?就凭你还想在论语上做注?痴心妄想!”

“我们已经被录取为中央书局的编辑,本就有为古籍解注的资格,你认为殿下让我们整理古籍,是只需要整理原文吗?这些古籍皆是抄录下来的,在抄录过程中未尝没有疑错。你一字不改,才是失职。”

王卓君听得兴起,干脆站在门口,也不进去,而是静静听着里面的争论。

她听出那据理力争的声音正是刘秀,刘秀此人,她虽没有过多接触,但通过几次见面,也能看出,刘秀是个性格内敛,且不喜欢出风头的人。

“失职?我看是你想借注经之名,行标新立异之实!”另一个尖刻的声音反驳道,听着像是一位年长的编辑。

这时一个少年音突然插话道:“李兄,《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各家抄本皆有‘时习’二字,然‘时’作何解?是‘时常’?是‘适时’?还是如孔安国所注‘以时诵习’?若不厘清,学子读来岂非囫囵吞枣?”

“先贤之注已是定论,何需你再多言!况且孔安国是何人,那可是孔丘十一代孙,由他来解注,有何不妥?”

那个少年音应是邓禹,他提高了音量,据理力争:“先贤之注亦是人言,岂无疏漏?且时移世易,言语变迁,旧注今人已难解其味。我等职责,便是让典籍明白晓畅,入百姓之门,而非束之高阁!”

王卓君听到这里,嘴角微微上扬。她推开门,清脆的童音打破了殿内的争执:

“邓禹所言极是。”

“中央书局,是为了让天下人多读书,读好书。”

王卓君说着已经走到了人群中间,她抬头望向那个年龄颇长的编辑:“论语乃数百年前的典籍,时过境迁,谁能说哪一版才是真正的原版?”

“如今,世家藏于经典,而中央书局开造纸印刷,是为了什么,你们还看不明白吗?”

那位年长的李编辑恭敬垂首道:“殿下所愿自然为万民敬仰,然邓禹和刘文叔,不过区区无名之辈,下官以为,他们并不足以有批注论语之学识。”

王卓君挑起眉:“本宫从未说过,只让他们两人批注古籍。”

她扬了扬下巴朗声道:“你们皆是通过考试,招录进来的编辑,皆有对书籍编辑校对之责任。因此,你若对他批注不满,你们大可一人批注一版,最后综合讨论,择其优者,汇总为定稿。”

“这……这可是论语,在下不过……”李编辑语气激动,声音颤抖。

王卓君抬手打断他的话:“行了,别谦虚。一个不行,你们可是有二十个,若是还不行,我这个中央书局还有什么用,当初的招录考是假的吗?那可是两万人里选出的二十个!”

“既然李编辑和刘编辑意见相左,你们干脆分成两组,一人负责一版,最后开会决定印刷版本。”

王卓君说完,又看向桌面上的其他书籍:“论语原版早在我开书铺之时已经印刷成书,你们针对其他书籍的校对进度也不能停,你们两组每组负责五本,进行校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