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先生无名(1 / 2)

('那句关于“先生”的话,恰似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陈墨白和林清瑶心头。回到临时落脚的安全屋,那份刚刚获得的荣誉感和松懈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不安。

对方的核心,依然隐藏在迷雾最深处。

接下来的几天,陈墨白一边强压下心头那股因能力过度使用和精神高度紧张带来的隐隐不适,一边密切关注着审讯的进展。林清瑶则通过她导师的渠道,试图获取更多关于“先生”的只言片语。

消息断断续续地传来,每一条都让那“先生”的形象更加诡异一分。

据落网的李经理和几名骨干交代,他们从未见过“先生”的真容。所有的指令,都是通过加密的一次性手机、死信箱(deaddrop),或者经过多重转手的加密邮件下达。声音经过处理,文字毫无个性,无法追踪来源。

“先生”对这个组织的掌控,却细致入微到令人发指。

他似乎对每条“流水线”的产能、每次“出货”的成本、甚至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都了然于胸。他能精准地指出某件高仿品上极其微小的瑕疵,也能在千里之外,判断出某个潜在买家是否可靠。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对内部成员的掌控力。据一个心理防线崩溃的财务人员交代,组织内曾有人试图中饱私囊,克扣了很小一笔款项,事情做得极其隐蔽。然而不到一周,此人便彻底消失,再无音讯。此后,“先生”的权威无人再敢挑战。

“他就像个……幽灵。”一次秘密的情况通报会上,负责审讯的王处长揉着眉心,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挫败,“我们知道他存在,能感觉到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但就是抓不住他一丝一毫的实体。李经理这个级别,也仅仅相当于一个高级项目经理,负责执行罢了。”

“那‘鬼工门’呢?他和‘鬼工门’是什么关系?”陈墨白忍不住追问。

“这个问题很关键。”王处长神色凝重,“从目前口供看,‘先生’似乎并非‘鬼工门’的工匠传承人本身,他更像是一个……管理者,或者说,投资者。他极其尊重‘鬼工门’的技术传统,但又用现代的商业管理和犯罪手段,将这门古老的手艺变成了高效敛财的工具。”

“他提供资金,提供保护,提供销赃渠道,甚至提供‘创意’——比如那个‘狸猫换太子’的精准复制计划,据说最初就源自他的构想。而‘鬼工门’,则负责提供最核心的技术和工匠。”

一个结合了古老技艺与现代犯罪思维的可怕组合!

“有没有可能,‘先生’本身就是远山集团的高层,甚至就是秦远山本人?”林清瑶提出猜测。

“有这个可能。”王处长点点头,“但我们没有证据。秦远山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而且所有已知的通讯和资金往来,都无法直接指向他。这个人……太谨慎了,谨慎得不像话。”

审讯还揭示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事实:像津门物流园这样的据点,很可能并非唯一。“先生”的经营模式似乎是模块化、分散化的,彼此之间尽可能隔离,即使一个据点被端掉,也不会过多牵连其他部分。

“我们砍掉的,可能真的只是一条比较肥壮的‘触手’。”王处长沉声道,“‘先生’和它的核心,受损有限,很可能已经启动了应急机制,转入更深的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