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曾铭(1 / 2)

('曾铭出身津塘小乡绅,家里有百十亩土地给佃户、还有一些商铺和本地生意雇佣了几个工人,他本人还当着亲日报纸记者,结交各界名人。

从表面上看,曾铭的身份不会有任何值得日本人怀疑的地方。

但是通过一个经常去药铺的码头劳工,龙二能百分百确定曾铭这小子就是打入军统内部的地下党。

这年头地主,怎么会会经常给穷苦的劳工舍药?

谁没事了,会耐心地教穷苦劳工去认字?

你一地主家的少爷秧子,你闲的?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龙二没有提前打招呼,信步来到了曾铭位于法租界边缘的那家“济世药房”。

药房门面不算很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玻璃柜台擦得锃亮,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特有的清香。

几个伙计在柜台后忙碌着,抓药、称重、包药,动作熟练。

曾铭正坐在清净的里间书桌后,核对账本。他穿着半旧的西服,鼻梁上架着眼镜,神情专注,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精于算计的商人。

听到脚步声,曾铭抬起头,看到是龙二,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和热情,连忙起身相迎:“哎呀!龙顾问!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快请进,请进!”他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收拾了一下桌上的账本,示意龙二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下,又亲自去沏茶。

“路过,顺便来看看曾记者家的生意如何。”龙二随意地坐下,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整个里间。

陈设简单,药柜、书桌、几张椅子,墙上挂着几幅常见的药材图谱,一切看起来都正常无比。

“托您的福,还算过得去,糊口而已,糊口而已。”曾铭笑着将一杯热茶放到龙二面前,语气谦卑而自然,“店里看起来忙,但都是些邻里街坊的照顾,根本不赚他们钱,就图一热闹。主要还是靠龙顾问和纪香会长照顾的‘白药’生意,才是条好财路。我不少外地的亲戚,都从我这没少赚!我得多谢您!”

曾家这个药店口碑确实还不错,药价不贵,偶尔还给穷人舍药。

龙二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赞道:“茶不错。”

“这茶是我这最好的,能入您口,是我的荣幸,龙先生不嫌弃就好。”曾铭搓着手,在一旁坐下,姿态放得很低。

龙二放下茶杯,看似随意地切入正题:“上次那批‘白药’,走得还顺畅吗?听说最近南边查得严,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他问的是通过这条线运往南方的第一批紧俏药品。

曾铭立刻点头说道:“顺畅!顺畅!多亏了龙先生您安排的路子稳当!就是过蚌埠那边卡子的时候,差点被开箱,幸好咱们手续齐全,又打点得及时,总算是有惊无险。这批药可是赚了很多!”他说话时,眼神坦荡,语气自然,细节也符合龙二知道的情况。

龙二点点头,似乎很满意,话锋却微微一转:“是啊,救命的药,比黄金还金贵。特别是送到那些……缺医少药的地方,真是功德无量。”他说话时,目光状若无意地落在曾铭脸上,捕捉着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