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是谁?(2 / 2)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放心吧,我並不打算把法国逼到绝路。我已经向法国的外交大臣瓦莱夫斯基伯爵提出了新的条件。至於赫斯男爵,他不会真的进攻法国的瓦尔省,那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德根菲尔德伯爵恍然大悟,连忙点头称是。隨后,他又想起了另一个好消息,兴奋地说道:“陛下,我还有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要报告。萨格勒布已经被我们攻陷了!
克罗埃西亚王国的叛乱终於平息。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克罗埃西亚贵族都保持了对帝国的忠诚,並未参与叛乱。不过..:”
他的语气稍稍低沉,“可惜的是,叛乱的主犯、前总检察长伊万·马祖拉尼奇还没有被抓获。”
弗朗茨听罢,不屑地冷哼一声:“那个跳樑小丑罢了。我会亲自安排人手追查此事。”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变得严肃:“不过,说起这个,我们今后在选拔人才时必须更加谨慎。所有候选人都必须经过內务部的严格审查才能通过。像这种叛国事件,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发生!”
8.14日,欧洲和平大会召开的第四天,这一天早上,停火没几天的阿尔萨斯-
洛林地区战爭又起。
然而,这一次出现在法军眼前的不是熟悉的普鲁土蓝,而是身著白色军装的奥地利人。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奥地利土兵似乎並不急於发动攻击,反而悠然自得地忙碌著,仿佛在进行某种神秘的准备工作。
带著望远镜,驻守在斯特拉斯堡的法军军长让-保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带著自已的参谋长德克利希少將匆匆赶到一处制高点,拿出自己的望远镜就盯著。
“见鬼,奥地利人到底在搞什么鬼把戏?”让-保罗將军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地问道。
德克利希少將眯著眼晴,试图看清远处的景象,突然灵光一闪,“將军,您看,他们似乎在操作热气球?”
“热气球?”让-保罗將军之以鼻,“那玩意儿能派上什么用场?难不成他们想靠热气球来攻城?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在两人爭论之际,奥地利军队的热气球缓缓升空,紧接著,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啸声划破长空。
“轰!”“轰!”
数枚重型炮弹如同天降陨石般砸落,其中一枚正中由坚固砖石筑成的堡垒,
瞬间砸出一个触目惊心的大坑。
让-保罗军长狼狐地拍打著身上落下的尘土,一边呸呸吐著泥土,一边怒骂道:“见鬼!这绝对比24磅炮的威力还大!该死的奥地利人,难道他们把军航上的大炮都搬来了吗?”
炮兵出身的德克利希少將晃了晃有些发晕的脑袋,恍然大悟道:“將军,我明白了!他们是在用热气球引导炮火。这种威力的攻城火炮,恐怕斯特拉斯堡的要塞根本扛不住啊。”
“他娘的!”让-保罗军长唻了一口唾沫,神色凝重地说,“先打打看吧,实在不行就投降。我们已经坚守了大半个月,要塞里的弹药和粮食眼看就要见底了。说实在的,我们也对得起巴黎那帮老爷了。再说,投降给奥地利人总比投降给普鲁士人强得多。”
“明白,將军。”德克利希少將郑重地点了点头,隨即弯腰跟隨自己的长官撤离这个危险地带。
这里已经成为对方炮火密集轰炸的自標,虽说这个年代的火炮准头还不够精確,但面对如此猛烈的火力一一怎么看都像是好几个炮兵团的规模一一为了不提前去见上帝老人家,两人决定转移到一片开阔地带,那里相对安全一些。
至於那些可怜的大头兵们,只能继续在炮火中煎熬了。
奥地利人一直没有衝锋,就这么炸了一天多。
第二天,正准备下令让精锐掷弹兵发起进攻的第八军军长贝內德克上將,惊讶地看到一队举著白旗的法军土兵朝他们走来。
8.15日。坚守了大半个月的斯特拉斯堡要塞沦陷,奥地利沿著铁路线、公路线迅速占领了南部阿尔萨斯地区上莱茵省。
一张长长的桌子旁,沦为俘虏的法国土兵排成了豌的长队。
他们依次上前登记所属部队、家乡,还要回答是否会说德语。
登记完毕后,他们被引导到另一边领取一份物资,包括换洗衣物和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硷水麵包。
有些法军俘虏拿到麵包后仍然板著脸,倔强地不肯下口。但在战友们的劝说下,他们最终还是屈服於飢饿和诱人的香气,狼吞虎咽起来。
不少人心里暗自惊嘆:这该死的奥地利麵包怎么这么好吃?
“哎呀,您是阿尔萨斯人吗?”一名操著浓重斯拉夫口音德语的奥地利少尉惊喜地问道,他的目光落在一个衣衫槛楼的法军士兵身上。
“是的,”那个叫迪特尔的士兵用力点头,用地道的阿尔萨斯方言回答,“
我来自塞莱斯塔。”
“今天真是个幸运日啊!”奥地利少尉眨了眨眼,站起身来,亲切地拍了拍迪特尔的肩膀,“迪特尔先生,请您去那边,”他指了指西边一张几乎无人问津的方桌,“对,就是那里。您先去领完东西,稍后会有马车送您回家。”
“啊?”迪特尔一脸茫然。
“没错,迪特尔先生,”奥地利少尉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也不能百分百確定,但很有可能,您即將成为奥地利公民了。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迪特尔目瞪口呆,脑子里一团浆糊:天哪,我是不是在做梦?先是从法国人变成战友口中的“普鲁士人”,现在又要变成奥地利人了?
“我就说他是个蛮子!骗子!叛徒!”身后排队的人群中,一个懂德语的法军士兵大声翻译著他们的对话。顿时,一群法国俘虏愤怒地叫骂起来。
“肃静!”奥地利少尉厉声喝道,挥了挥手。
立刻有几个戴著蓝色军帽的士兵上前维持秩序,他们手中的枪托蓄势待发,
仿佛再多说一个字就要落到那些叫骂者的头上。
在前战友既羡慕又仇恨的目光中,迪特尔志芯不安地领到了一个略显陈旧的背包。里面塞满了麵包、衣物、毛幣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他登上了一辆马车,缓缓驶离了这个令人室息的地方。
这正是弗朗茨皇帝精心制定的政策之一:经过严格核验后,允许阿尔萨斯地区的法军土兵返回家乡。
与此同时,这一消息將在巴黎的报纸上大肆炒作,在法国国內引发关於阿尔萨斯问题的激烈爭论。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將使法国军队对这些来自阿尔萨斯地区的土兵產生深深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