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陆军裁军,海军建部(2 / 2)

“不不不,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回过神来的战爭大臣一一现在应该称作陆军大臣了一一德根菲尔德伯爵连忙追问道,声音里带看儿分焦急:“陛下,海军一直都是隶属於我们陆军...啊不,是战爭部管辖的啊。”

实际上,战爭部就相当於陆军部。由於奥地利帝国的海军规模实在太小,甚至在几年前还不如撒丁王国的海军实力。

奥地利帝国的海军长期受到陆军的肘和控制,就像之前陆军上將弗朗茨·

格拉夫·冯·温普芬將军曾出任过奥地利帝国海军司令一样。

这一点倒是和俄国很相似,俄国的亚歷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什科夫將军从陆军退役后不久就被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为俄国海军司令。

这两个典型的陆权国家,其陆军都对海军產生了深远的影响,

“將军,”弗朗茨警了他一眼,打开茶杯,稍微喝了一小口,然后慢吞吞地说,“海军毕竟是个独立的军种,而且,现在世界在不断地变化,帝国的未来是需要走向海洋的,而不是仅仅只拥有陆地。”

您儘管放心,这6912万弗洛林的预算都將归陆军部所有,“弗朗茨一边轻轻用修长的手指敲击著精致的描金瓷杯,一边说,“这样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吧?至於海军部的预算问题,帝国政府还在继续討论中。”

弗朗茨这是在给德根菲尔德伯爵一个安慰奖,要知道按照原计划,奥地利帝国的海军本应从中分得一笔可观的军费的。

“遵命,陛下。我会儘快完成战爭部的重组工作。”面对態度坚决的皇帝,

德根菲尔德伯爵只得点头应允。

他心里暗想,这些年来陆军压制海军的种种行径恐怕已经被发现了。

说起来也不能算是蓄意打压,毕竟奥地利帝国向来是以陆军立国,所以分配给海军的军费自然就少之又少,连海军司令都由陆军將领担任,可想而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弗朗茨皇帝的弟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接任奥地利帝国海军司令之后才略有改观。在获得弗朗茨的首肯后,战爭部终於增加了一些用於造船的军费拨款。

“陛下,”布尔伯爵恭敬地递上一份文件,“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的里雅斯特了。这是他此前推荐的海军大臣人选。”

文件上清晰地附著照片和详细的个人履歷。

路德维希·里特·冯·福茨。

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內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里的工人们正搬运著木材,建造著名为格拉多號的蒸汽护卫舰。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在担任奥地利帝国海军总司令之后就获得了弗朗茨的批准,扩充舰队。

但由於奥地利帝国的造船厂规模难以適应现代战舰的建造需求,经过几年的扩建和改造,才终於建立起了规模可观的船坞造船厂。

如今,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波拉造船厂等纷纷开始承接海军舰船订单。

帝国现役的骄傲一一凯撒號战列舰就是本土建造的杰作,虽然仍是木质风帆战航的基本构造,但已加装了先进的蒸汽动力系统。

现在世界上已经开始出现了铁甲舰,不是那种全部钢铁製作的,而是保持木製船体基本框架,在外部覆盖铁甲板。

法国下水的世界上首艘铁甲舰“光荣號”,宣告著现在的木质战舰可以被扫进歷史的垃圾桶了,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也知道这点,於是他在返回的里雅斯特之后才恍然想起来,现在的造船厂还在赶工著之前定製的护卫航。

格拉多號也是一艘木质舰船,很快,得知大公亲来之后,厂长约翰·弗里德里希·冯·豪瑟连忙跑了过来。

得知大公亲临,造船厂厂长约翰·弗里德里希·冯·豪瑟立即小跑著迎了上来,一边用手帕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恭敬地问道:“殿下,您怎么亲自来了?”

本来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是准备直接喊停他们的,但是突然细想,能不能直接在此基础上设计奥地利帝国自己的铁甲舰。

“约翰,你说能不能將格拉多號改成法国光荣號那样的铁甲舰。”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挥了挥手,示意厂长靠近,约翰厂长也是一位船舶工程师,懂得船舶设计。

“这个,恐怕要大改了。而且,”约翰厂长直接从手下带著的公文包里面翻找出来,找出格拉多號的设计图纸,“殿下,您看,我们手头並没有光荣號的设计图纸。依我之见,不如將格拉多號作为试验品。我这就召集工程设计师,共同研究摸索。”

铁甲舰这个领先世界的东西只有英法在搞,美国也可能在尝试,但是奥地利帝国是没有这样的技术尝试的。

“立即把波拉造船厂和威尼斯的设计师都给我调来。”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地说,“铁甲舰的出现预示著木质舰船时代即將落幕。光荣號想必不可能完全採用铁质结构,如果能找到將木质战航改造成铁甲舰的方法再好不过。如果实在不行,就重新设计一艘全新的战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殿下,这个经费..:”约翰厂长有些无奈的问道,法国的铁甲舰一经问世,

谁都知道这是件好东西,但问题是造价必定不菲,也许要费普通木质舰船两倍,甚至三倍的价钱。

“经费问题你大可不必担心,这次经费管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嘴角微扬,“帝国海军大发展的时代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