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布加勒斯特条约与(1 / 2)

第194章 布加勒斯特条约与

1861年10月28日布加勒斯特沦陷,刚刚宣布独立一个多月的罗马尼亚联合公国灭亡。

奥地利帝国代表阿道夫·普拉托贝维拉·冯·威斯伯恩和俄国代表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布卢多夫伯爵急不可耐地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把两年前的俄奥密约落实,正式完成了对多瑙河两公国的吞併。

1.摩尔达维亚公国,以东喀尔巴阡山脉为基准,大约三分之一的西摩尔达维亚公国归奥地利帝国,三分之二的东摩尔达维亚公国归俄罗斯帝国。

2.瓦拉几亚公国,布泽乌-斯洛博齐亚-克勒拉希一线以东约三分之一的瓦拉几亚公国归俄罗斯帝国,剩余土地归奥地利帝国。

3.由奥地利南方铁路集团投资一条铁路,从俄国境內的基辅一直到加拉茨,

限期5年內完成,完成后赋予5年免税期。

4.条约签订后三年內,两国將分別在各自占领区进行人口普查,並允许居民在此期间自由迁徙至任一占领区。

“奥地利帝国的公民们!”播音员浑厚的声音从那个崭新的喇叭里传出来,

带著些许电流的杂音,在布尔诺灰濛濛的天空下迴荡。这个安装在街角的铁质喇叭,通过儿根漆成黑色的电线连接看远处的广播站。

“现在播送胜利新闻..:”周围已经聚集了二三十个市民,有些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新奇的播音装置。二十岁出头的铁匠学徒卡尔·尤尔根斯站在人群边缘,他的粗布工装上沾著些许铁屑,布满老茧的手里还握著半个黑麵包,正在认真地听著每一个字。

“帝国於1861年10月28日攻克布加勒斯特!”播音员的声音充满激情,“亚歷山德鲁·约安·库扎这个叛逆者已经逃亡国外。按照《布加勒斯特条约》规定,帝国获得了近7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这一切都是在英明伟大的皇帝弗朗茨陛下的领导下取得的,上帝保佑吾皇!上帝保佑奥地利!”

波西米亚王国布尔诺的这条石板路上,喇叭中播音员的声音虽然带著些电流的杂音、时不时卡顿,但足以让街道两旁的市民感兴趣。街边的麵包店老板放下了揉面的手,杂货铺的学徒也停下了整理货物的动作,都被这个新鲜的播音装置和里面的说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

这几年来,发电机和电力网络的改进使用已经让奥地利帝国涌现出许许多多发明。这个被弗朗茨皇帝立项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扩音器喇叭项目终於在各大城市落地。

现在基本上每个大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安装或者计划安装这么一个装置,这个被政府牢牢控制著,儘管有著传输距离短、有时不清晰的缺点,但依然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这时候的上层、中层人土一般会通过报纸来了解国家大事,增加自己的见闻,而底层人呢,大致上为了生计奔波,娱乐活动方面基本没有,可能仅限於房事,这也是当时人生育率高的一个原因吧,天黑了也没事干呀,很多人懂得几个字但是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会犯“头晕”,这点和后世很多人一模一样。

这个新式喇叭每天播放的节目也很有规律。上午八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五点是教育时间,教授帝国通用语、哈布斯堡王朝的光辉歷史。

晚上则会播放民谣、故事,让疲惫了一天的市民能够得到些许慰藉。而这些节目的背后,都渗透著弗朗茨强调的国家认同感的核心理念。

如果再有个穿越者,最好还是个农村人,肯定会拍著大腿大叫,“这不是村里的大喇叭吗!”

“七万平方公里..:”卡尔咬了一口已经有些干硬的黑麵包,低声自语,“天哪,这么大。这得有多少块像我们铁匠铺这么大的地方?”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家乡村庄的样子,试图想像那片新获得的土地究竟有多辽阔。

“估计有100个布尔诺地区吧,甚至可能有波希米亚王国那么大。”身上沾染著酒味,但是脸上没有醉意的啤酒厂学徒马丁·科里斯跟卡尔·尤尔根斯打了个招呼,他来的晚一些,但是还是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卡尔·尤尔根斯刚想接著跟马丁·科里斯聊聊这件事的时候,喇叭又发出了继续播报著:“现在...大家介绍这次战役中表现卓越的帝国勇士们...”

“第一位,来自特兰西瓦尼亚的莫卡·卡斯奇中尉。在攻克布加勒斯特的战役中,他带领一支50人的小队,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占领了城市南部的要塞。在整个战役中,他的小队共俘虏敌军300余人,缴获火炮12门。鑑於他的非凡功绩,

弗朗茨陛下特授予他骑士称號,並奖励其位於特兰西瓦尼亚的100公顷肥沃农田。”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嘆声。马丁凑近卡尔耳边小声说:“100公顷啊,那得养活多少人..”

播音员继续念道:“第二位,维也纳炮兵连的汉斯·施密特上士。他在战役中指挥炮击,准確命中敌军火药库,造成敌军大乱,为我军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陛下特奖励其30公顷土地..:”

“安德烈·科奇斯少尉,在突击战中身先士卒,亲手擒获敌军一名高级军官,奖励25公顷土地.::”

经过一连串的播报,基本上都是些战功卓著的军人上了名单,一开始还能引起人们惊呼,过了一段时间一些人就对这些失去了兴趣,开始离开。

卡尔·尤尔根斯招呼著酒厂学徒马丁·科里斯走进一个小酒馆,酒馆老板正在吧檯后面机械地擦著酒杯,偶尔抬头看看窗外依然热闹的广场。

“这儿清静。”卡尔·尤尔根斯带著马丁走到角落的一张木桌旁坐下,木椅发出哎呀声。他们能听到外面依稀传来的欢呼声,又一个获得勋章的军官名字被宣布。

两大杯深褐色的黑麦啤酒端了上来,浮著厚厚的泡沫。卡尔端起酒杯时,眼神在不断地闪烁,在想些事情。

“哈哈哈,马丁,这说不定还是你酿的呢。”卡尔·尤尔根斯跟马丁·科里斯碰了碰酒杯,喝了一大口,然后开著玩笑。

马丁抿了一口,皱起眉头。他在酒厂当学徒快两年了,对啤酒的品质很有心得。“这...这肯定不是我酿的,”他压低声音,用眼角瞟了眼正在忙活的老板,“你喝过我做的,比这个香醇多了。这个麦芽都没发酵透,还带点酸味。”

“切,德行。”卡尔笑骂道,“你倒是越来越像个行家了。”他沉默片刻,

突然说道:“要不要去当兵?”

马丁·科里斯也没有太吃惊,卡尔·尤尔根斯跟著自己的师傅大华格纳学习了一年多了,学徒的生活很不好受,说的不好听就是卖给师傅了,要是像他这样遇上个脾气好的还行,脾气不好的,可能会留下参加,而卡尔·尤尔根斯的师傅大华格纳人还算不错,但是有些脾气暴躁,有时候也会打他几下。

卡尔·尤尔根斯跟他聊天,喝酒的时候一开始还很鬱闷,觉得自己也没办法,没有太好的出路,后面奥地利帝国的徵兵法令和一些当兵的宣传事跡,让他觉得去当兵也算是一个好方法,就经常聊一下,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怎么?铁老头又揍你了?”酒厂学徒马丁·科里斯调笑著说,“打几下就打几下,能学到本事就不错了,学手艺总是要吃点苦的。”

卡尔摇摇头,脸上露出苦笑:“不是因为挨打。”他放下酒杯,手指无意识地摩著杯壁上的水珠,“是大华格纳要关铁匠铺了。他三儿子,就是那个跟著施密特男爵去马达加斯加的,立了大功,不光发了一大笔奖金,还分到了三十公顷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