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司(下)(2 / 2)

骂了一会儿,他又转头向包拯温言道,“御史不要和他们生气,先喝盏茶歇一歇,他们的罪是一定要治的,具体怎么做,我一切听御史的安排。”

老包一点没给老庞面子,立刻转头,沉着脸问道,“使相是想给他求情吗?这可不妥,方才我说的话,使相莫要忘了,若与使相有关,我也是一样要弹劾的。”

老庞和老包坐得近,被他喷了一脸的唾沫,也不敢擦,连连摆手,头摇得像个波浪鼓,“不不不,御史误会了。老夫的意思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今天只是请御史了解内情,后面的事还是要劳烦御史,一件件查起来,我全力配合御史,决不徇私。”

老包听庞籍说得恳切,就不再对他凶了,转头向王伯虞道,“劳烦王司使,把三司的对账官员找来,明日我要逐个见一见。尤其是涉及盐茶这两项的人员,一定要到。”

王伯虞连忙答应了,继而小心问,“至于那两桩人命案子,使相和御史的意思是?”

庞籍瞪了他一眼,“我不是才说吗,一切听包御史的安排,他兼着开封府事的职责,人命案子也是开封府管辖范围内,我们都听御史的。”

包拯不理他的示好,对王伯虞道,“明日,把内藏库人命案的相关人员带到开封府来,自有鞫司官审理。若有人逃脱,也尽早报与开封府知道,缉司官自会追捕,切勿误事。”

王伯虞忙答应了,只听包拯又叮嘱道,“若你方才所说的一切属实,两浙路转运使也是有罪责在身的,到时,使相自会与大理寺一同审理。但眼下时机未到,切不可打草惊蛇,你不要惊了他,以免坏了大事。”

老包刚说完,庞籍一边赶忙接过话来,“还有一件事要嘱咐几位,涉及三司政务体系,请诸位不要声张。此事事关新政变法,新旧两派时常冲突,这个时候我们切忌不要多事。”众人答应了,三司使告辞,顺路把刘夔送到开封府。

老包被老庞留下,庞籍试探着问道,“适才三司使的话事关新政,御史怎么想?”

老包沉声道,“或许这次,我和使相想到一起了。三司的事情来得正是时候,可助新政变法一臂之力。”

老庞笑了,他比包拯大一些,当狐狸也更久一些,早就习惯了藏着尾巴过日子,现在看到老包露出了尾巴,他心里便笑对方不够圆滑,沉不住气,

“御史与我想到一处了,但新政背后的阻力可不小,这里面少不得有中枢、皇族的人掺乎在一起。如果我们把三司的事捅了出去,说不得,也有可能会被他们利用,来攻击新政。”

老包直言道,“使相比我更圆融一些,我知你的心思,你是想用三司这事,当作鱼饵,看看能钓出哪些背后主使吧?你今日叫我来,便也是这个心思。明面上,使相是求我,叫我先于中枢一步,听听三司亏空的案子。但使相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想用我开封府事的身份,来查那些反对新政、阻止变法的人吧?”

老庞被包拯说中了心事,一张老脸微微泛红,顿显尴尬,矢口否认道,“哎哟,御史竟将我看得这般小气,我哪里有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又不是深宅大院里的大娘子,要和十个八个妾室们斗。我想着还是要顾及御史的名声和安全,不要被一些不相干的人阻碍了,免得他们每日来聒噪,扰了御史的清静。”

老庞打死不认,老包也懒得与他废话,老庞又道,“前几日官家曾钦点了几个人,我瞧着虽是科考上来的年轻学子,却看着有些油滑,少不得,要劳烦御史的火眼金睛帮我盯着,免得又是些不经事的草包,没得叫人利用了去,扰了新政变法的大事。”

包拯听了,点头答应,二人又客套了几句,他便告辞回家。

老庞又一路陪着,亲自送到门口,一直看轿子走得远了才回去,一叠声地叫下人打盆水来洗脸。

三司使说出的情况,便是造成地方转运使司和市舶司敛财的主要原因,只不过,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设计好的。

对方想要借机除掉皇室和几个重要官员,而白家的案子,仅仅只是他计划中的引信,他埋在后面的炸药,才是最为核心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