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福利节30:平凡的夜晚,有光!(1 / 2)

第353章 福利节3.0:平凡的夜晚,有光!

隨著#寻找你身边的平凡之光#话题的发布,网络上的反响远超预期。

陈默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从海量投稿中筛选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与此同时,各大品牌商也闻风而动。

参与这场活动是一方面,关键是,今年的这场活动和过去不同。

因为加入了“平凡之光”的企划。

品牌商们不是傻子。

因为加入了“平凡之光”的企划,以此为主题。

那么对於他们而言,这同样的也是一次不得不为,却甘之若飴的机会。

为什么说不得不为?

因为谁都知道,陈默肯定会给予这些“平凡之光”们特別的福利。

可是如果商家只给大眾发福利,而忽略了这些人,那么必然会招惹爭议。

那么多钱都出了,他们自然不差这一些。

事实也是如此,陈默的计划是在展现这20位“平凡之光”的故事后,同时还要从日行一善计划当中,各个项目的挑战活动当中,挑选出表现突出的一批人,他们同样的是“平凡之光”的一部分。

或许他们的事跡没有像这些典型案例那么感人,但是却也同样的值的鼓励。

本来这个事情,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没有和商家沟通,所以陈默是打算自掏腰包来给这些人发“奖励”!

但是没想到策划案发出去之后,品牌商家们就纷纷坐不住了。

纷纷增加特別奖励。

对於他们而言,做慈善也是打啊!

陈默从来不排斥这种带有功利心的慈善,因为人家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啊!

还是那句话,人家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814福利节”超级福利直播的计划一再调整。

另外一边,杨蜜翻看著筛选出的案例,突然指著一份资料说道:“这个案例很有意思——一个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救下了跳桥轻生的女孩,自己却因为超时被平台罚款。网友们自发组织≈ap;#039;打赏接力≈ap;#039;,不仅补上了他的罚款,还凑够了半年的房租。”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故事。”

陈默点点头,隨即想了想说道:“联繫一下这个外卖平台,看能不能藉此机会改善他们的评价机制。”

隨著筹备工作的推进,直播方案逐渐成型。

整场直播將分为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微光成炬】,用数据可视化展示“日行一善“活动的整体成果;並且从中挑选第一批“平凡之光”,即从各个挑战项目当中,根据大数据筛选,挑选出在日行一善当中表现最为活跃,最突出的那些“普通人”,並且各个冠名的品牌方都会给予这批人特別奖励!

第二篇章【星火燎原】,由20位“平凡之光“代表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跟进这些故事背后涉及到的问题,公布解决方案!

第三篇章【善行无界】,展示品牌商与社会各界联合推出的公益项目;

第四篇章【福泽万家】,进行传统的福利抽奖环节。

直播前一周,陈默亲自前往几个典型案例的发生地考察。虽然说,都是经过调查的真实案例,但是毕竟事关要在全国乃至於全世界范围內,在几亿人面前露脸展示,所以陈默还是决定走一趟。

其中很多都是城市地区,倒是比较容易,但是也有一些是在偏远的山区。

陈默带著团队驱车七小时,辗转来到位於秦巴山脉深处的青山小学。这所只有两间平房的乡村教学点,正是“日行一善“活动中最打动人心的案例之一——张梅老师带著学生们连续三十多天为留守老人送餐的故事发源地。

当越野车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时,陈默远远就看见校门口那面迎风招展的国旗。十来个繫著红领巾的孩子正排著队,每人手里都拎著印有“爱心餐盒“字样的保温桶。为首的张梅老师扎著利落的马尾,正弯腰帮最小的孩子繫紧鞋带。

她抬头看见车队时明显怔了一下,隨即露出山里人特有的淳朴笑容,眼角堆起的皱纹像年轮般刻著岁月的痕跡。

“这些餐盒是县里爱心企业捐赠的。“

张梅抚摸著保温桶上有些掉漆的l,带著陈默参观他们自製的送餐路线图。

泛黄的作业本纸上,铅笔標註的二十多个红圈连成爱心形状,最远的送餐点要翻过两座山头。陈默注意到墙角摞著十几双磨破的儿童雨靴,鞋底都缠著防滑的草绳。

正说著,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举起手:“陈叔叔,我上周捡到五块钱交给警察叔叔了!“

其他孩子立刻七嘴八舌地匯报起自己的善行,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甚至掏出口袋里用野编的“助人为乐勋章“。

张梅笑著解释,自从活动开始,孩子们把每天做的好事都记在教室后墙的“善行树“上,如今已经贴满了三百多片叶子形状的便利贴。

“其实我们做的很普通。“张梅靦腆地说:“就是想著老人们独自在家,吃饭不方便。“

“正好有好心人愿意捐赠,我们就是带著孩子帮忙送过去而已。”

她说的轻鬆,但是临走时,陈默看见张梅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压著张照片——暴雨天里,她和孩子们用塑料布裹著餐盒,在泥泞中手拉手组成人墙。

在城市里,这种行为或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山区,这对於他们来说,却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

时间一晃,814福利节即將到来。

虽然少了像去年那样的福利周,但是这一次的日行一善计划,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力更大。

甚至於连海外的网友们都自发地参与其中。

因为之前的814福利节,把海外网友也囊括了进来。

所以,对於国內的“日行一善”计划,海外网友自然不可能不关注。

很多海外网友都自发地参与这个活动,虽然因为这个活动只针对国內的网友有奖励。

而隨著#寻找你身边的平凡之光#话题在全球社交平台的发酵,海外网友的反应又一次呈现出奇妙的“酸葡萄”心理。

推特上#whntuunt(为什么不是我们国家)的话题悄然兴起,日本网友@tksta晒出便利店店员帮老人提重物的照片,配文:“我们也有『日行一善』,但从来没人给我们发福利啊!”

点讚数迅速突破10万,评论区挤满各国网友的“柠檬”表情。

还有日本网友@sakua_helpe在推特上传了一张照片:一位上班族蹲在路边,耐心地为迷路的游客指路,手里还画了详细的地图。

配文写道:“东京的≈ap;#039;善意地图≈ap;#039;——我们也有自己的≈ap;#039;日行一善≈ap;#039;!“

评论区网友溜溜的留言:“可惜我们没有陈默的超级福利直播,做了好事只能收穫一句≈ap;#039;ありがとう≈ap;#039;(谢谢)。“

而事实上,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韩国网友@seul_kindness发布了一段视频:一位老奶奶在地铁站摔倒,三名高中生立刻衝上前扶起她,並一直陪她等到家人来接。视频配文:“韩国的≈ap;#039;善良日常≈ap;#039;,希望这样的故事也能被更多人看见!“

然而,热评第一却是:“如果是在华国,这几个孩子说不定能上陈默的直播,直接成为全国榜样……而我们只能上本地新闻。“

美国网友@n_dvibes晒出照片:一位咖啡师在寒冬里为无家可归者免费提供热饮,杯子上写著“今天会更好“。

配文:“纽约的温暖时刻——虽然没有抽奖,但善意本身就是奖励。“

底下却有人调侃:“但是在华国,这种善行可能会换来品牌商的赞助,甚至成为≈ap;#039;平凡之光≈ap;#039;代表……而我们只能靠funde眾筹。“

英国网友@lndn_heat上传了一张照片:一位公交车司机特意多等了30秒,让一位拄拐杖的老人慢慢上车。配文:“伦敦的≈ap;#039;慢节奏善意≈ap;#039;。“

评论区却有人感嘆:“在华国,这位司机可能会被邀请上直播,而我们……连加班费都要自己爭取。“

印度网友@ubai_kindness分享了一张照片:一位小贩在暴雨中为流浪狗搭了临时避雨棚。配文:“孟买的≈ap;#039;无名英雄≈ap;#039;。“

热评却是:“在华国,这样的善行会被拍成纪录片,而我们只能靠社交媒体点讚……“

儘管各国网友的评论带著些许“酸味“,但这场全球性的“日行一善“风潮仍在持续。

甚至有海外网友自发创建了#lbalatsfkindness(全球善行)话题,试图復刻华国“平凡之光“的热度。

然而,评论区依然少不了这样的声音:“没有陈默的福利直播,我们的善意终究少了点≈ap;#039;奖励机制≈ap;#039;……“

而各国的媒体也纷纷报导这个相关的新闻。

韩国论坛上一篇《818陈默福利节背后的文化输出战略》的长文引发热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