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守参池子的妖邪,参把头的帐本(2 / 2)
哪怕上一代恋宝人没有成功炼化鱉宝,甚至走错了路,这份经验依然难能可贵。
没想到在马学武这里,居然还获得了一些和上一代恋宝人相关的信息。
徐军面色平静,压制住心中的激动。
“我算明白了,你是需要我的挑头杆子,去参池子里面镇压那个坏分子,然后把人参拿出来。”
“挑头杆子我是不打算卖的,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呢?”
马学武听到徐军的话之后,顿时眼睛一亮。
只要徐军肯鬆口,那就一切都好说。
“这么著,兄弟你福缘深厚,先我一步拿到了挑头杆子,这是天意,是你的机缘,我也没辙。”
“可有一条,那参池子特別隱蔽,只有我祖上留下来的一个帐本里边有记载。”
“少了我,谁也找不到参池子在哪儿。”
“要我说,咱哥俩搭伙,一起进山找参池子。”
“只要找到了之后,抬出来的宝参咱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怎么样?”
徐军听到马学武的话,並没有急著答应。
马学武从头到尾语气都挺诚恳,看似说得都是实情。
但是这事儿徐军的风险不小。
毕竟参池子在哪儿,到底啥情况,徐军是俩眼一抹黑。
就算到时候找到了参池子,作为挑头杆子的主人,对付守护天灵的妖物,那自然也是徐军的任务。
这事儿的风险可就大了去了。
再加上大山深处,徐军一个知青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土生土长的参把头后代更熟悉。
古代赶山的参客进山,都讲究不能俩人搭伙,就是为了防止挖到了人参之后,其中一人见財起意,动了杀心。
老林子里死个把人实在再寻常不过了。
回头连瞎话都不用怎么编,隨便找个理由说同伴死在山上了,也没什么人能求证。
所以正常情况下,都是三人以上搭伙进山。
但是眼下这事儿,还真的不適合再让別人掺和。
参池子里面的宝贝实在太诱人了,人多嘴杂,到时候就算挖出来保不齐也就充公了。
回头宝贝没得著,落一个锦旗,一封表扬信,不值当。
“马老哥,我还有个疑问,这人参要是抬下来咱们怎么处理?”徐军想到这里马上问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挺关键的。
人参这东西虽然用苔蘚樺树皮包了,在东北这边冬天的温度下可以保鲜几个月,但是时间长了终究会坏。
以前的参客基本上都是秋天进山,等到大雪封山之后就带著人参下山了。
到时候自然有来收人参的老客在山下的市镇候著,想卖隨时能卖掉。
就算嫌老客给的价钱不高,参客们也能走西线,到口外一带跟往来的客商交易。
总之不管多贵的人参都有买主。
但是眼下这个年代可不一样。
就算是挖到了野山参,也只能交到供销社去。
普通的野山参,能换粮票换钱也不错。
但是一些六品叶以上的宝参,供销社给的奖励可就非常不值当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时的供销社也没那个实力能给出合適的价钱来。
马学武听了徐军的话之后,又左右看了看,笑著说,“这一点你就不用担心了。”
“老哥我以前卖核桃和山货的时候,接触过南方来的老客,那老客不光收山货核桃,
別的值钱的东西也收。”
“还告诉我,野山参这东西,品相好的在香江一根能换一台进口录音机。”
“只要我们有本事弄到,他就敢收。”
徐军听了之后也忍不住咂舌。
马学武所说的事情,在徐军印象中至少要几年之后才会出现。
一些偏远的地方,甚至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才会有外地客商来收购山货之类的。
没想到马学武的路子这么硬。
冰峪公社確实挺有特色,整个村子种地的少,种核桃榛子的多。
每年產量都很大,而且品质也很好,確实有可能吸引到一些外地的客商过来。
毕竟眼下这个时间,很多事情也开始慢慢鬆动了。
大规模的做买卖是不行的,很容易被带上资本主义的帽子,但是不同公社之间也有统购统销。
一些有特產的村子,確实会跟其他公社跑外的收购员接触。
徐军点了点头,这倒是也是一条路子,尤其是能和香江那边搭上线的话,在后面的几年十几年时间內,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徐兄弟,哥哥我可是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跟你说了,就刚才那些话都够我蹲几年笆篱子,你同意不同意给个准话。”马学武有些担心的看著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