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大姐,占便宜吗?(1 / 2)

('苏长河嗓音清凉爽朗,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格外突出,吸引周围闲聊的,赶路的人纷纷看过来。

人们循声望去,蒸腾的热气里站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干净的蓝布褂子,眉眼亮堂,正扬着嗓子吆喝,倒比周围那些蔬菜杂货的摊位新鲜多了。

“嚯,还有新来的卖包子?”有人嘀咕着凑过去。

这条街的老字号包子是出了名的,以前也有不信邪的,想来竞争,最后都灰溜溜地走了。

有人探头看了看摊子上的价目牌,又扭头望了望街口那头,咂咂嘴:“哟,跟街东头的李记家包子差不多一个价啊,人家有秘方,都是老招牌了。”

此刻,李记摊位门口排着长队。

队伍拐着弯都能绕到隔壁巷子,人家等半小时,图的不就是那口的道味儿?

“小伙子,你这包子怎么卖的?”

就在这时,一名中年男人走过来,他本来也想去买李记包子的,不过看那边排那么长的队,他的肚子又饿,就不太想排队。

苏长河指了指摊前的木牌:“价格都在木板上写着,您看看,想要什么馅的包子?”

男人低头一瞧,目光在“猪肉香菇”四个字上顿住了:“嘿,这年头还有卖猪肉香菇的?头一次听说这个馅,给我来两个尝尝……”

苏长河刚要掀开笼屉,隔壁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吆喝。

是李记的伙计。

“刚出锅的猪肉白菜包子!热乎滚烫,皮薄汁多,要吃的快来买啊……”

这嗓子一喊,周围的路人纷纷扭头看向街东头。

刚散开的人群又往那边涌,队伍瞬间又拉长了一截。

就连刚要掏钱的男人也动了心,他往李记摊位的方向望了望,看摆了摆手说:“兄弟,不要了……我还是去吃李记的包子吧。”

说罢,也转身汇入了排队的人流。

苏长河神色淡然。

倒是旁边卖杂货的大爷和卖旧书的大叔对视一眼,有几分同时苏长河。

出摊第一天,不会一个包子也卖不出去吧?

苏长河却像是没事人儿一样,清了清嗓子,重新吆喝起来。

苏长河相信只要有一个人来买,吃过自己的包子,就会发生连锁反应,食客一定会络绎不绝的围过来。

“刚出笼的热包子嘞!皮薄馅足,趁热吃喽!”

苏长河的吆喝声,也落进了李记的摊里头。

李记的李老板一边拿包子收钱,一边抬头看了一眼苏长河的摊位。

当他看到苏长河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立刻嗤笑一声。

她做包子二十多年,这条街的食客嘴有多刁,她比谁都清楚。

除了张记老字号,其他卖包子的都没办法和自家相比。

国营饭店的老师傅,做了一辈子饭,多少大领导都吃过他做的饭,退休后,想在这条街开个包子铺。

结果呢?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一个黄口小儿,毛都没长齐,也敢来这儿摆包子摊抢生意?

不自量力!

一个小时过去了,李记三笼都卖出去了。

苏长河这边依旧没有开张。

这一对比,苏长河的摊子结结实实的按在地上摩擦哦!

卖杂货的大爷忍不住叹了口气,小声劝慰:“你比不过,人家干了几十年了,趁早换个营生吧!”

卖旧书的大叔早料到会是这个结局,点了支烟,慢条斯理的抽着。

这时,一个中年大姐拉着一个小男孩,急匆匆走到了李记包子铺买包子。

“老板,还有猪肉白菜包子嘛?给我来五个!”

“卖光了,要等等才有!”

中年大姐看着空荡荡的蒸笼,忍不住叹息,果然,不排队是买不到李记包子的。

一听包子卖光了,那小孩顿时不乐意了,撒泼打滚。

“我要吃包子,我就要吃包子,快给我买!”

“猪肉白菜的没了,素萝卜包子行不行?”

“我不要,我要吃肉,呜呜呜,我就要吃肉的,说好带我吃肉包子的。”

中年大姐无奈看向伙计:“下一笼猪肉白菜包子要等多久?”

伙计往后瞅了眼:“师傅已经带人去包了,连包带蒸,加上焖,也就半个钟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