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远舟可能不是男的,而是面前的女同志?(2 / 2)

“水流冲击后,并不会被生硬地弹开或形成巨大的涡流阻滞,而是会顺着这个弧度‘爬升’一段。

这个过程,实际上会短暂地‘包裹’住叶片,利用水流自身的粘滞性和惯性,形成一个局部的、向心的压力场。它增加的并非单纯的正面冲击力,而更像是一种……嗯,‘引导式增压’。”

吴旭阳听得入神,下意识地问:“引导式增压?效果能保证吗?”

“确实需要实验验证,目前只是理论推演。”苏曼卿坦诚道,“我初步判断,如果弧度和叶片表面光滑度控制得好,带来的额外压力可能会超过增加的摩擦。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可能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不!一点也不简单!”

一旁的曾和平教授突然开口,声音带着明显的赞赏。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苏曼卿画的那条曲线,仿佛看到了极有趣的东西。

“小苏同志,你这个想法很有灵性!它跳出了常规思路,开始琢磨怎么更‘聪明’地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了!虽然还是雏形,但这方向非常可贵!”

曾和平毫不吝啬地赞扬,随即也拿起笔,在苏曼卿的图旁边补充了几笔。

“你看,如果你说的这个弧度开头再平缓些,最高点往后挪一点,是不是更能让水流‘贴’得住、‘送’得远?还有叶片边缘如果能做得更薄更利,切入水流时是不是也能更省劲?”

苏曼卿立刻被曾教授的补充吸引了,她凑近仔细看,脑中飞快地闪过调整后的效果,眼眸越来越亮。

“对!是这样!教授您这一点拨,感觉就顺畅多了!开头平缓减少碰撞,高点后移延长作用时间,边缘薄化减少干扰……这样一调整,好像真的可行多了!”

一老一少,就着那张图纸,旁若无人地讨论起来。

从怎么让水流更“听话”,到用什么材料容易加工又耐用,再到这个思路还能用在哪些地方,越聊越深入。

苏曼卿不仅能很快明白曾教授指出的关键,还能顺着提出自己的新想法,虽然有些想法略显稚嫩,却往往能戳中要害,带来启发。

而她每次听到教授的精辟见解时,那恍然大悟、真心佩服的样子,更让曾和平觉得这年轻人踏实又好学。

这姑娘,不光有点子,能动手,还这么肯学、这么谦虚,真是块搞技术的好材料。

看着苏曼卿认真思索的侧脸,听着她逻辑清晰、又充满求知欲的言语,忽地,一个模糊却惊人的念头突然闯入曾和平的脑海。

能力如此出众,思维如此敏捷,性格又如此沉稳谦逊……

难道……

一个他从未想过的可能性浮现出来。

远舟,可能根本不是他想象中那位经验丰富的男性工程师,而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就是眼前这个苏曼卿?

这个猜测让曾和平教授的心跳漏了一拍,看向苏曼卿的眼神更加复杂探究起来。

与此同时,江秋月已经带着刘红英还有两位政治局的同志来到通讯连。

“信就在里面,我亲眼看到她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