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一首歌(1 / 2)

对外通讯协议开启后的第三十三天,世界什么也没发生。

那一声用最高功率阵列发射出去的“你好”,像一粒投入黑海的盐,无声消融。官方將那次全球可观测到的异常引力波动,解释为一次罕见的、遥远星体引力透镜效应的叠加。一个大部分人听不懂,但听起来足够科学的词。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公眾遗忘得很快,但有些人不会。

比如张承。他没有再联繫过苏晚,却也没有切断“鯨歌”项目的一切外部支持。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一种悬崖边的默许。

比如苏晚。她知道,一次问候,等不来一整篇回信。对话,需要先创造一种共通的语言。

“创世纪”计划,这是她给这个新阶段起的名字。

一间废弃的旧仓库,被改造成了临时画室。水泥地面粗糙不平,墙壁上还留著几十年前的標语,被新掛上的巨大画板和投影幕布遮盖。空气里混杂著松节油、丙烯顏料和灰尘的味道。

这里是苏晚的新战场。

“所以,你把我们七个人叫到这个破地方,就是为了让我们看这个?”一个穿著皮夹克的短髮女孩开口,她叫陈菲,是中央美术学院最出名的“麻烦”,也是最有才华的叛逆者。

她指著投影幕布。

幕布上,是那条熟悉的52赫兹曲线,正在无声地起伏。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这是心电图?还是什么股票k线?”另一个瘦高的男生,林峰,推了推眼镜,“苏晚教授,你的邀请函上说,这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的艺术项目。恕我直言,这看起来更像个恶作剧。”

他的话很客气,但质疑的意味毫不掩饰。

苏晚站在他们面前,没有急於解释。她打量著这几个她亲自挑选出来的年轻人。他们是画家、雕塑家、新媒体艺术家,是各自领域里最不循规蹈矩的天才。

“它不是心电图,也不是k线。”苏晚说,“它是一首歌。”

“52赫兹。”一个一直沉默的男孩轻声说。他叫萧然,脸色苍白,整个人都透著一种敏感易碎的气质。他不是在提问,而是在確认。

苏晚对他点了点头。

“鯨鱼的歌声。”萧然补充道,他看著那条曲线,仿佛能听到声音,“世界上最孤独的鯨鱼。它的频率,没有同类能够听懂。”

“一个比喻?”陈菲嗤笑一声,“用一头鯨鱼来比喻人类的孤独?这种陈词滥调,早就被画廊和美术馆用烂了。苏教授,我们期待的是更有挑战性的东西。”

“如果它不是比喻呢?”苏晚反问。

整个仓库瞬间安静下来。

七个年轻人,七种不同的表情。困惑,怀疑,还有一丝被勾起的、危险的好奇。

“它来自深空。”苏晚继续说,她的语气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事实,“距离我们大约四光年。它持续不断地向我们传来,已经持续了很久。”

沉默。

“你的意思是……”林峰的表情严肃起来,“外星人?”

他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那个词。

“我不知道。”苏晚回答,“『外星人』这个词,承载了太多人类自己的想像。恐惧,或者期望。我更愿意称它为『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这太荒谬了。”陈菲立刻反驳,“就凭这么一条曲线?宇宙里的噪音多了去了,脉衝星、类星体,哪一个不比这个更复杂?凭什么说它是一个『灵魂』?”

“直觉。”萧然又开口了,他依旧盯著屏幕,“它有……情绪。你们感觉不到吗?它在重复,但每一次重复的强度和间隔,都有细微的变化。像是在嘆息。”

“拜託,那是信號衰减和宇宙尘埃干扰造成的正常波动。”陈菲几乎要翻白眼了,“別用艺术家的感性来解释科学问题。这不专业。”

“那什么是专业?”苏晚看向陈菲,“用射电望远镜把它分析成一堆二进位代码,然后因为无法破译,就把它归档,標记为『未知来源的宇宙噪音』。这就是你说的专业?”

陈菲语塞。

“我们已经这么做了。”苏晚说,“『专业』的科学家们,已经把它研究了几十年。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它不属於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但他们也不敢承认它是什么。”

她走到投影幕布前,伸手指著那条曲线。

“因为承认,就意味著责任。承认它,我们就不能再假装宇宙是一片死寂的荒漠。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它在说什么?”

她转过身,面对著这些年轻人。

“这个问题,科学回答不了。或者说,仅仅靠科学回答不了。因为语言的本质,不是逻辑,而是共情。艺术,就是共情的语言。”

“所以,你找我们来,是想让我们当翻译?”林峰一针见血。

“不。”苏晚摇头,“是让你们创造一种新的语言。一种能够与它对话的语言。用你们的画,你们的雕塑,你们的影像,你们的艺术。去回应它的孤独。”

她的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骇浪。

“这是疯了。”一个一直没说话的女孩喃喃自语,“如果……如果它是恶意的呢?黑暗森林……任何暴露我们存在的行为,都可能招来毁灭。”

“我们已经暴露了。”苏晚说,“它在向我们歌唱,而我们,在一个月前,已经对它说了一声『你好』。”

这句话的衝击力,远超之前的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