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暗香浮动(2 / 2)

老周这人没啥坏心,但有个文化人爱刨根问底、传播“秘闻”的通病。他听到这种带点神秘色彩的轶事,定然感兴趣,会追问细节。金三钱则半推半就,透露一点,隐瞒一点,关键处语焉不详,反而更能勾起对方的好奇心和传播欲。

果然,几天后,在一场圈内小型的书画鉴赏沙龙上(金三钱甚至算准了老周一定会参加这个沙龙),老周在与几位朋友闲聊时,自然而然地就把这桩“津门老宅动迁出土带记号青铜器”的奇闻,当作了谈资说了出来。他说的版本,已经带上了他自己的理解和润色,反而显得更加真实自然。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时在场的人中,恰好就有金三钱预料中的那位,津门来的古玩贩子老崔。老崔业务范围广泛,三教九流都认识些,跟那爱传话的胡老头是酒肉朋友。他听到这消息,耳朵立刻就竖起来了,尤其是“古怪鬼脸记号”这几个字,让他本能觉得可能有点价值。

沙龙结束后,老崔立马找了个由头,请胡老头下馆子喝酒。几杯酒下肚,老崔装作不经意间提起在北京听到的这桩趣闻,问胡老头在津门混了这么多年,听没听说过类似带鬼脸记号的老铜器。

胡老头一听,酒意上头,又好面子,立刻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包他身上打听,仿佛津门古玩界没他不知道的事。其实他心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在“翰墨雅集”的那个远房外甥经理——孙茂才手下一个小管事。他觉得这是个巴结讨好、显示自己人脉价值的好机会。

于是,第二天,胡老头就“急吼吼”地跑到“翰墨雅集”,找到了他那外甥经理,把自己从酒桌上听来的、已经加了更多想象和夸张的消息,当作独家重要情报献宝似的说了出去。为了显示重要性,他还刻意强调了“老宅动迁”、“怕惹忌讳”、“想低调快速出手”这些细节。

消息就这样,像一道经过精心设计的溪流,沿着金三钱早就规划好的沟渠,绕过几道弯,穿过几个池塘,最终悄无声息地,却又精准无比地,流入了“翰墨雅集”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水域。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得没有一丝烟火气。每一个环节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偶然得知或主动传播,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了一枚被巧妙利用的棋子。

陈墨白和林清瑶通过金三钱安排的另一个眼线,得知消息已经成功递到后,不禁对金三钱这手“闲棋布子”的功夫佩服得五体投地。

“金爷,您老真该去写谍战小说……”陈墨白由衷感叹。

金三钱却只是重新打开了收音机,咿咿呀呀的戏腔再次响起。他眯着眼,揣着手,恢复那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仿佛刚才那个运筹帷幄的老江湖只是幻觉。

“等着吧。”他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饵撒下去了,闻着腥味的,自然会凑过来。是鳖是鱼,是虾是蟹,总得伸头才知道。”

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那张无形的网,以及足够的耐心。

香饵已悄然入水,一丝微弱的血腥味,正顺着水波,缓缓荡向那条潜伏在深渊之下的巨物。

它,会咬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