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真假博弈(1 / 2)

('私人鉴赏会的日子到了。

会场设在一处僻静的四合院会所,青砖灰瓦,翠竹掩映,环境清幽雅致,很符合“低调处理家藏”的设定。受邀前来的不过十余人,多是些颇有实力的资深藏家和中立派的行业前辈,彼此寒暄着,低声交谈,气氛看似松弛,实则每个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扫向主位旁那个盖着暗红色绒布的玻璃展柜。

陈墨白和林清瑶也早早到了场。陈墨白换上了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中山装,戴了副平光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扮演一位受老藏家委托、前来协助把关的年轻专家“白先生”。林清瑶则是一身素雅的职业套装,作为“白先生”的助手兼记录员,安静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姿态专业而低调。

两人看似平静,实则心神紧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展的器物一件件被展示、讨论,但那件覆盖着红绒布的“山鬼觯”却始终未被掀开盖头。主持活动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金三钱的老友,他从容地掌控着节奏,似乎也在等待着什么。

就在预展进行到一半,众人注意力稍稍有些分散之时,会所那扇仿古的木门被轻轻推开。

一名穿着铁灰色高级定制西装、打着深色领带的中年男子,在一名助理模样的年轻人陪同下,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此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保持得极好,面容瘦削,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冷静,嘴角习惯性地向下抿着,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感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他的到来,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哟,李经理?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一位认识来人的藏家笑着打招呼,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和不易察觉的恭维。

被称为“李经理”的男子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声音平淡而略带沙哑:“听说今天有几件不错的东西,顺路过来看看。周老,叨扰了。”他对着主持活动的老前辈点了点头,态度不算热情,但也保持着表面上的礼节。

周老呵呵一笑,似乎对他的到来并不意外:“李经理是大忙人,能赏光,蓬荜生辉。请自便。”

陈墨白和林清瑶交换了一个眼神,鱼来了!而且,来的不是小鱼小虾,看这气场和周围人的反应,绝对是“翰墨雅集”里的高层人物!

这位李经理并未急于去看展品,而是先目光扫视全场。他的目光在经过陈墨白和林清瑶时,略微停顿了半秒,金丝眼镜后的眼神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然后,他才迈步走向展柜,助理立刻上前,为他挪开位置。

“听说,今天有件带特殊记号的青铜器?”李经理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显得目的性极强。

周老笑着点点头,上前亲自掀开了那件“山鬼觯”上的绒布。

那件仿战国青铜觯静静地躺在黑色丝绒衬垫上,灯光下,器身墨绿与褐红色的锈迹交织,造型古朴,透着一股沧桑感。腹部那片经过精心做旧的区域颜色深暗,若仔细看去,似乎能隐约看到锈层下那若隐若现的诡异标记。

在场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发出低低的惊叹和议论。

李经理没有说话,从助理手中接过一副雪白的手套戴上,动作一丝不苟。他先是隔着玻璃仔细端详了片刻,然后才示意助理打开展柜。

他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凑近,微微眯起眼,观察器物的整体气韵、锈色的过渡、以及细微的磨损痕迹。他的观察极其专注,旁若无人。

陈墨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位李经理的专业姿态和那股子冷静到近乎冷酷的气场,给他的压力远超之前的孙哲。这是个真正的行家,而且是见过大世面的行家。

观察了足有五六分钟,李经理才伸出戴着手套的右手,极其稳健地捧起那件青铜觯。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托着器物的动作标准而熟练,显示出深厚的功底。

他掂了掂分量,手指极其轻柔地摩挲过器身的每一处转折、每一道纹饰,特别是腹部那片深暗的锈蚀区域。他的指尖仿佛长着眼睛,细致地感受着锈层的质感、颗粒度、以及附着力。

他甚至将器物轻轻倾斜,对着光线,观察口沿内侧和圈足底部的细微状态。

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冰山般的冷静,让人完全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陈墨白暗中运转心法,努力保持平静,同时悄悄观察着李经理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和表情。林清瑶则假装记录,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头捕捉着对方的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