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解决农业发展的想法与农村信用社(1 / 2)
第464章 解决农业发展的想法与农村信用社
財政大臣布鲁克男爵站在皇帝办公室的波斯地毯上,手心微微出汗。
他注意到弗朗茨陛下已经盯著那份厚厚的报告看了快半个小时,期间只是偶尔翻动几页,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陛下,您觉得我的方案怎么样?”財政大臣布鲁克终於忍不住开口询问。
他提交的这份农业改革方案,是他和財政部的幕僚们熬了无数个夜晚才完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对那些占据大片土地却任其荒芜的贵族徵收重税一一每年递增的土地閒置税,第一年徵收土地价值的2%,第二年4%,第三年8%,以此类推。这会迫使那些守著祖產过日子的老贵族要么把土地改造成高效的资本主义农场,要么就得忍痛割爱,出售土地。
第二条是设立“帝国土地基金”,初期投入500万金克朗,专门从那些债台高筑的贵族手中收购土地。这些土地会被分割成10到20公顷的小块,以20年期、年利率仅2%的贷款形式出售给农民。
布鲁克甚至设想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优先照顾那些有农业经验但缺少土地的佃农家庭。
第三条涉及巴尔干移民政策。加利西亚的贫瘠土地上,一个六口之家往往只能分到不到两公顷的土地,勉强餬口。但如果愿意迁移到新征服的巴尔干地区,政府可以提供20公顷的肥沃土地,前五年免徵一切税收,还能获得购买农具、种子和牲畜的无息贷款。政府会提供免费的火车运输,帮助这些家庭搬迁。
第四条是建立政府农產品销售站网络,以比市场价低10-15%的价格向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和基础农具。第五条则是培训一批农业特派员,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会深入乡村,手把手教授农民现代农业技术,从轮作制度到病虫害防治,从土壤改良到灌溉系统建设。
弗朗茨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些农业发展经验一一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產、无人机播撒农药...但这些对於1860年代的奥地利来说,似乎还太过超前。
“布鲁克,农业上的事情我不太懂。”弗朗茨终於开口,然后翻到报告的第四部分,用手指点著那一段文字,“你看这里,第四条。如果政府销售站以低於市场价销售,那些靠贩卖农资为生的私人商贩怎么办?他们可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皇家信用背书。这么做,恐怕会把整个私营农资市场都挤垮。”
布鲁克男爵的脸微微一红,他挠了挠白的鬢角:“呢...这个,陛下说得对。確实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他赶紧补充道,“不过陛下,这只是初步方案。农业委员会的专家们还在继续完善细节。我们可以考虑只在某些特定地区试点,或者只针对特別贫困的农民..:”
“那就好。”弗朗茨点点头,把报告放到一边,“我这几天也会仔细考虑,看看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额头:“对了!我想起一个人来。你得去找他。”
“谁?”布鲁克好奇地问。
“帝国遗传委员会的委员,格雷戈尔·孟德尔。”弗朗茨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就是那个整天在圣托马斯修道院里摆弄豌豆的修士。別看他不起眼,可是个研究遗传规律的天才。”
他拉开办公桌右侧的抽屉,取出一张印有皇家纹章的信纸,蘸了蘸墨水,开始快速书写起来。
“陛下,您要他做什么?”布鲁克还是一头雾水。一个研究豌豆的修士能对农业改革有什么帮助?
“我要他成立一个专门研究高產作物品种的小组。”弗朗茨一边写一边解释,“杂交育种这个概念你可能不太懂,简单说就是把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起来。比如一种小麦產量高但容易得病,另一种抗病但產量低,通过科学的杂交方法,就能培育出既高產又抗病的新品种。”
“啊?”布鲁克男爵瞪大了眼睛,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弗朗茨突然又停下笔,兴奋地说:“不光是农作物!猪、鸡、牛、羊都可以通过选育来改良品种。想想看,如果我们的猪能比现在长得快一倍,產肉多一倍,那对整个帝国的肉类供应会有多大改善?”
现在是1874年,还没有冷链技术。所以,奥地利帝国虽然在非洲有很多农场,但是那边的肉也运不过来啊。
他把写好的便条递给布鲁克:“这是孟德尔在布吕恩的地址。你派人去请他来维也纳,就说皇帝有重要任务交给他。”
“那个...陛下,”布鲁克小心翼翼地建议,“是不是应该先让孟德尔先生研究一下可行性?
毕竟这听起来..:”
“肯定可行的!”弗朗茨打断了他,语气里充满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自信,“相信我,布鲁克。这项技术会彻底改变帝国的农业面貌。”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是时候成立一个独立的农业部了。现在农业事务分散在內政部、財政部和各地方政府手里,效率太低。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农业改革。”
“我完全同意,陛下。”布鲁克赶紧附和,“专事专办,確实能提高效率。那么部长的人选..
“这个以后再说。先把孟德尔请来,然后你们农业委员会继续完善方案。记住,我们的目標不仅是解决当前的土地问题,更要为帝国的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对,就是农业的现代化,我觉得这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名词。”
“遵命,陛下。”布鲁克男爵深深鞠了一躬,抱著那份报告退出了办公室。
走在宫廷的长廊上,他还在琢磨皇帝刚才说的那些话。杂交育种?高產品种?这位年轻的皇帝总是能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些看似疯狂的想法,让奥地利帝国在短短几年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这个整天摆弄豌豆的人真的能创造奇蹟呢?
九月的美泉宫园里,秋意已经很浓了。弗朗茨站在装饰著大理石雕像的池塘边,手里捏著一把鱼食,慢慢撒进水里。几条锦鲤立刻游了过来,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你会种地吗?我亲爱的约瑟夫·亚歷山大·冯·赫尔弗特。”弗朗茨突然开口。
刚刚被侍从领进园的赫尔弗特男爵愣了一下。他今年54岁,留著维也纳流行的络腮鬍,穿著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礼服。作为下奥地利议会的资深议员和帝国议会成员,他参加过无数次政治会议,但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开场白。
“陛下,我...我不会种地。”他结结巴巴地回答,感觉自己像个没准备好功课的学生。
弗朗茨又撒了一把鱼食,侧过头看著他,眼神里带著一丝玩味。
赫尔弗特定了定神,重新组织语言:“应该这么说,陛下。我种过地,但算不上会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