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谁让你来这条街卖包子的?(2 / 2)
对于左右两位摊主的劝说,苏长河始终笑而不语。
生意好坏,终究得靠手艺说话。
自己做的包子自己心里清楚,绝对不比那两家老字号的差。
两位大爷许是看自己年轻,又没个招牌,认为自己做不出什么好吃的包子吧。
苏长河摸出一块薄木板,用木炭写了价格牌牌。
韭菜鸡蛋包一毛四分1个。
白菜粉条虾米包一毛七分1个.
猪肉香菇包一毛七分1个。
苏长河定的价格,都比市场价低上两分,即不影响收益,也能招揽生意。
卖杂货的大爷瞅着他们说了半天,苏长河也不言不语,只一味地做着手头的事,就知道他没听进去。
不由摇了摇头:“这后生,不撞南墙不回头……”
旁边卖旧书的大叔却盯着木板上的字直咂嘴,好奇地指着牌子:“小伙子,你卖的包子这是啥馅啊?白菜粉条虾米?猪肉香菇?”
这个年代,买的包子主要就是白菜猪肉包和素包,馅多是萝卜、白菜剁了掺点油渣。
就是做了几十年包子的王记和李记,也是守着猪肉大葱,萝卜粉丝卖了几十年,从没想过创新。
虾米剁进馅里,能有啥味?
猪肉配香菇能好吃?
“嗯,自己琢磨着配的,”
苏长河笑着解释:“想着拉集市上,试试好不好卖。”
“小伙子,还搞这些新花样?”
卖旧书的大叔惊得直瞪眼:“你先把猪肉馅的包子做好了再说吧,整什么花里胡哨的。”
猪肉馅料包子是大众最能接受的包子,也是最喜欢的包子。
所以能把猪肉包子做到极致,让大众接受,才能在县城集市上站稳脚跟。
对于大叔的泼冷水,苏长河浑然不在意,自顾自的开始吆喝起来。
“热包子嘞!刚出锅的热包子!馅大皮薄的热包子,好吃有顶饿……”
…………
卖杂货的大爷和卖旧书的大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几分无奈,轻轻地笑了。
大爷用胳膊肘碰了碰旁边的大叔,撇嘴小声道:“口号喊得再响有啥用?王记的猪肉大葱包,那是街坊吃了三十年的老味道,面引子都是传了三代的老面,他这新起的摊子,能比得了?”
大叔也跟着点头,声音压得更低:“可不是嘛。李记的萝卜粉丝包,调馅的酱油都是自己秘制的,多少人从小吃到大,闭着眼都能尝出是她家的。他这韭菜鸡蛋、白菜虾米、猪肉香菇的,听着新鲜,可食客认得是老牌子,哪那么容易改口味?”
好吃?
再好吃,你的包子能好吃得过老字号的李记包子???', '')